别让网络“灰色”产业链给未成年人罩上成长阴影
作者:晋钰佳
发布时间:2025-02-18 20:20:35 来源:西安晚报
据《南方周末》报道,在不少网络平台上,只需花费3元-20元不等,即可指定未成年人在隐私部位写上买主定制内容拍摄视频;若加价10元-30元,可获“个性化服务”,含“胸举”“私举”,要求其穿着暴露,做挑逗性动作等。同时,为了在交易时规避平台的“追捕”,卖家和买家之间往往会用“黑话”交流,显然把未成年人拍举牌视频变成了“灰色”产业链。
事实上,网络平台中出现的所谓举牌活动,原本是一种主播或自媒体博主手持写有祝福语、标语的牌子进行拍照或录制短视频的娱乐性活动。然而,这类活动目前已经变质,甚至演变成了未成年人参与其中的“软色情”活动。对个别未成年人来说,之所以会深陷其中,一方面,不少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没有基本的辨别与判断能力,喜欢在网络上进行自我展示,因此容易受到不良行为和错误价值观的引导。另一方面,参与举牌活动本身操作简单、准入门槛低,这使得未成年人更容易被不良诱导所影响,将其作为赚取零花钱的一种方式。
当网络中越来越多举牌视频的祝福语变成充满性暗示的语言,当写字的牌子变成了未成年人身体的某些部位,这种隐蔽的未成年“软色情”活动实际上正在迎合部分人心理的阴暗面,成为网络自媒体引流、生财的工具,疯狂试探大众对于未成年人“软色情”的敏感度,不断败坏社会风气,有违相关法律法规。在此过程中,不少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遭到泄露,遭遇网络诈骗、骚扰等,出现心理创伤,正常学习生活受到影响,既是不良行为的实施对象,又是实际受害者。
据了解,2024年7月中旬起,网信部门深入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000余个。这已传递出了相关部门对于未成年人“软色情”现象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的零容忍态度。在此基础上,相关网络平台也应积极强化自身责任,加强内容审核,从源头上阻断相关内容的传播,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学校、家长应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提高其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软色情”的毒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