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AI、传承, “开学第一课” 燃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5-02-16 18:00:06 来源:群众新闻网
2月14日,春风拂过校园,带着对未来的期盼,沉寂了一个寒假的校园按下了“启动键”,全省中小学生迎来春季学期开学日,欢声笑语在校园中再次响起。老师们精心准备,以新颖独特的“开学第一课”,为学子们开启新学期的成长之旅。
当非遗遇上AI会发生什么?2月14日8时20分,西安浐灞一小的“智承非遗,AI 启未来——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
“同学们,蛇年春晚舞台上,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的魅力。今天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将通过非遗与AI的碰撞,感受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无限可能。”安燕妮老师的一段开场白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老师经常找她聊天,她给予了我工作与生活上的许多帮助。”安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人工智能软件“豆包”。“豆包”如同一名亲切的大姐姐,向同学们热情地问好,鼓励大家在新学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与生活。
“豆包”也带来了自己的几位好友,“孙悟空”“柳公权”“华佗”等三个AI虚拟角色,与同学们进行聊天互动。
“你好,孙悟空!今天开学我很开心。”
“哈哈,开学好啊!在学堂里能认识新朋友,还能学好多新奇的本事,就像俺学那七十二变一样,有趣极了!”
听到“孙悟空”的声音从屏幕中传出,同学们不由发出赞叹声。大家争先恐后地与AI互动,向“柳公权”请教如何研习书法,询问“华佗”风寒感冒要如何抓药。笑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传统与 AI 的深度碰撞中感受科技融合的魅力。
“今天我在‘开学第一课’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后我也会运用‘豆包’、deepseek等智能软件,方便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六年级(1)班苑宸嘉同学说,AI一定会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此次开学,我们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通过非遗与AI科技的碰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科技素养,让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开启新的学习之旅。”浐灞一小德育处主任张馨阳告诉记者。
家训若春风,自古德润身。在汉阴县汉阴中学,本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以“学习好家训,传承好家风”为主题,以文化传承为画笔,勾勒出同学们新学期的成长曲线。
“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规是家庭内部的行为规范;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形成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这些传统道德风尚要通过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代代相传。”
高二(3)班的教室里,班主任姜海燕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带领同学们穿越历史长河,感受一个个鲜活的名人家风故事。
从《颜氏家训》中对子孙修身、治家、处世等多方面的谆谆教诲,到《朱子家训》传达的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一个个家训故事传递着家风家训对个人品德塑造的深远影响,以及在家庭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分享家训、传承家风的互动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同学们踊跃举手分享自己的家风家训故事,讲述长辈们饱含爱意与智慧的教诲。
“在长辈的指引下,我在寒假完成了一场对家族文化的深度探寻。我要让传承家风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心底最深刻的触动。”彭思钰同学讲述了自己对家风家训意义的理解。
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汉阴县是中国首个家训文化之乡,寒假期间,汉阴中学精心设计了“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德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探索家风、家训、家规中的积极元素。以传承家风家训为内容的“开学第一课”,收获了师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宝贵的家风家训,将其传承下去,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汉阴中学校长孙立栋表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良好的家风家训将伴随同学们成长,激励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爱国主义、心理健康、文化传承、法治教育、体育运动、非遗传承、安全教育、科学教育、新春游园会……新学期,全省各地各学校纷纷围绕特色主题,精心开展丰富多样的“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在新学期带着梦想出发,带着希望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