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功县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勇争先、实干为民,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全县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抓学习、聚合力,以“担当奉献”擦亮党建领航灯

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集体学习“第一主题”、干部培训“第一主课”,带动全系统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走深走实,先后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会120场次、专题研讨班1期,开展“三学三强”集中学习310场次、交流研讨40余场次,举办党组织书记、思政教师党的思想理论主题宣讲90余场次,推送优秀宣讲视频18个,持续用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工作。

强化党建引领。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党建薄弱、无党员、民办校园选派党建指导员22人,实现了公民办校园党的工作全覆盖。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印发《2024年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要点》,坚持把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扎实开展“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召开现场推进会3次,调研督导2轮,精准定位,精心指导,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教育局党委连续三年被评为武功县“先进党委”。

二、抓培养、重师德,以“内外兼修”锻造教育生力军

建强“两支队伍”。制定印发《武功县教育系统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严格选拔任用程序,强化管理监督,促进学校工作提质增效。组织45名校园长进行任职资格和能力提升培训,选派4名校园长参加西咸一体化教育事业发展跟岗学习,成功举办首届全县初中校长领导力论坛暨质量提升推进会,不断提升校园长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1名校长入选“咸阳市基础教育优秀校园长培养对象”。通过特岗计划、事业单位招聘补充教师131名,全部充实到基层任教,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激发整体活力。2024年“两支队伍”建设工作在咸阳市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国培”、省培项目、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武功教育大讲堂”、“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培训1160余人次,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和育人水平。组建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县级名师工作室29个,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联合教研、读书分享、“五个一”专业发展行动,促进城乡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一年来,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先后10人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2人成为陕西省名师培养对象,220余名教师获得省市级奖项。

狠抓师德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严格师德师风考核,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和警示教育等活动,累计谈心谈话26次、约谈11次、诫勉谈话3人,不断强化教师文明从教、廉洁从教、规范从教的职业意识。加大对育人楷模的表彰宣传力度,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179名,师德师风先进个人72名,道德模范3人,不断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高质量举办了全县庆祝2024年教师节颁奖晚会,被陕西电视台报道,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三、抓管理、强素质,以“守正创新”唱响质量提升曲

落实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组织开展了“同讲普通话、筑梦新时代”“我们的节日”和网上祭英烈等活动,不断培育学生民族认同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建设,通过教师集体备课、“思政课大练兵”、“三百”提升和“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挖掘课程资源、优化思政教师队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提升育人质量。坚持“五育并举”,着重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校园运动会、魅力大课间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体生活。创建国省级航空特色学校1所,175个社团在省市比赛中获奖,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实验二小荣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优秀组织奖。切实推进“西咸一体化”教育联盟和“名校+”结对帮扶,加强与咸阳启迪中学、西安中学、庆安中学合作交流,建立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师生互动机制,全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强化对初三、高三毕业班教学调研和复课指导,开展教育教学视导3轮、中考高考复课研讨4次,模拟质量检测5次,2024年5名学生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较去年增加3人,实现历史性新突破,被评为咸阳市考试招生综合考核先进集体。

加强教学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不断探索作业减量又提质的新途径、新办法。坚持幼儿园“去小学化”治理,小学“零起点”教学,加强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加大对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力度,严把从业人员、材料“双审”入口关,常态化开展隐形变异等违规违法行为排查整治,不断规范和净化培训市场。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十五条,出台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让教师聚焦教学主业,潜心育人。

四、抓基础、优环境,以“积厚成势”绘就发展新画卷

推进“两项创建”。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补齐补足发展短板,累计投入资金5160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所,新增学位540个,扩大园舍面积8270㎡,软化活动场地4100㎡,补充幼儿教师、保育员225名,添置图书6万余册、玩教具1.3万余件。2024年10月,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实地核查,学前教育水平稳步提升。认真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及要求,报请县政府印发了《武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创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强部门联动、层层分解任务、形成创建合力。投资120余万元,新建理化生功能部室6个,购置教学设备仪器220余套,加快推进学校“三项建设”,为2025年省市评估验收打好基础。

改善办学条件。坚持“重规划、强基础、提质量、促均衡”的发展理念,着力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变成“看得见的风景”。累计投资4761万元,改造提升校园45所,新建、改造教学及辅助用房8.2万平方米,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武功中学建设项目一期实验楼、3号教学楼主体已封顶,看台及体育器材室主体已施工完成。普集高中校舍改造已完工投用,科研楼、风雨操场、北大门改造主体施工已完成,全县高中学校标准化、示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稳妥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整合工作,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加快数字化建设。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互联网+教育”融合理念,推进“三个课堂”应用,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常态化开展直播课、点播课推广应用工作,先后7次被省级媒体报道。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创建省级“数字校园”31所,市级“智慧校园”2所,建成录播室1个,添置智慧黑板80余套,县教育局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五、抓稳定、促规范,以“协同联动”织密教育保障链

筑牢安全屏障。开展消防安全拉网式排查和拆窗破网行动,补充更新灭火器313个,拆除防盗网2447平方米,增设救援窗1183.4平方米,不断完善校园安全防护设施。联合职能部门加强学生交通、消防和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以及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等安全教育;指导各校园“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演练”,开展疏散逃生应急演练680余次,切实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安保人员培训,落实“护学岗”机制,不断加强专业安保人员力量。

规范校餐管理。集中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联合检查3次,交叉检查1次,领导包片、股室包校检查3次,随机暗访督查6次。共排查问题49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改善了7所学校食堂条件,收回13家食堂承包权,对19所校园内开办的商店、小卖部进行了关停,为109所校园配齐了兼职保健教师,全力维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拓展教育保障。常态化做好教育巩固衔接工作,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帮扶体系,2024年发放资助金741.9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1958人次,实现应享尽享。积极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贷款金额3201.5万元,助力2450名学子圆了大学梦。积极组织协调爱心人士和单位,为全县农村学校和学生捐助物资,共计价值20万余元,惠及学生3000余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