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点温暖 为爱而“访”——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小学 的家访故事
作者:李炜
发布时间:2025-01-27 21:21:14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家访则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作为老师,我们深知家访不仅是连接家校之间的桥梁,更是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冬日一个温暖的午后,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满载新年祝福的礼包,我们一行三人走向了小蛐蛐同学家。
小蛐蛐是一个文静而懂事的孩子,在学校里总是默默努力,成绩中等偏上,但眼神中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通过日常的接触和与班主任苏老师的沟通反馈,我们了解到他特殊的家庭情况:父母分居,母亲外出务工、家人无法与其取得联系,父亲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他和上幼儿园的弟弟的重任,加上重病的奶奶,一家四口生活在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由于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爸爸没有稳定的工作,主要依靠跑腿服务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且不稳定,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小蛐蛐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业,还要在父亲外出跑腿时帮忙照看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奶奶,这样的责任感超乎寻常。
路过一排排砖瓦房,随着脚步的深入,我们来到小蛐蛐在老城区租住的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前。当我们敲开那扇略显陈旧的门时,门后传来的是小蛐蛐爸爸略带惊喜的声音:“老师,你们怎么来了?”小蛐蛐爸爸连忙放下手中正在清洗的衣物,热情的将我们迎进门,他面容沧桑却眼神坚定,尽管生活给予他诸多不易,但从他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不屈与希望。一张床、一张书桌、一台电视,屋内陈设简单,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墙壁上贴满了兄弟俩的平日里画作,那是他们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最好见证。
“新年快乐,小蛐蛐!这是学校为你们准备的新年礼包,希望你们喜欢。”我们连忙将礼包递给他们,里面不仅有书籍、春联、福字,还有一些实用的生活用品,希望能为这个家庭带来一丝温暖。小蛐蛐兴奋地接过礼包,弟弟也好奇地围了
过来,两个孩子纯真的笑容瞬间温暖了整个房间,小蛐蛐爸爸满是感激地接过礼物,他的眼神里既有惊讶也有感动。
刚一坐定,我们就开始与小蛐蛐爸爸拉起了家常,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小蛐蛐爸爸坦诚地分享了他的困境:母亲的离世、妻子的不闻不问、工作的不稳定、经济的压力、无人照看的孩子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交谈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爸爸对孩子深沉的爱与无奈。他虽没有稳定的工作,但从未放弃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总是尽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那份作为父亲的坚韧与不易,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您和孩子们所面对的挑战,我们感同身受。”刘校长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学校是小蛐蛐坚强的后盾,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小蛐蛐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上的援助。”刘校长、宋校长积极为曲爸爸出谋划策,建议他与孩子母亲取得联系,为孩子营造一个完整、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积极争取社区、街道多方的支持与帮助,并承诺会特别关注小曲家庭的情况,确保他能够获得最适合的帮助。
离开小蛐蛐家时,两个孩子笑着与我们挥手告别,小蛐蛐爸爸一送再送,寒风中,我的心中却涌动着一股暖流。这次家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与尊重,对家庭困境的关怀与支持。我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之路需要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家访,走千家万户,联万千心灵,让我们见证了生活的艰辛与温情,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初心与使命。物质帮扶是基础,育人育心是关键。多一点关心关怀,多一度温暖幸福,才能真正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走访慰问,我们将关心与关爱精准地传递给学生和家长,在饱含满满诚意、洋溢浓浓情谊的家访之旅中,深耕帮扶行动,厚植学生教育,做到“扶困”与“扶志”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用沟通拓展教育的宽度,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凝集家校育人合力,全面助力学生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