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过去一年,该局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瞄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方位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坚实防线。目前,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达100%。(《中国消费者报》1月14日)

一直以来,学校食品安全就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学校食堂更是成了学校食品安全的主阵地。据了解,目前各地各学校食堂经营的方式不外乎两种,要么实行外包,要么实行自主经营。但无论是外包,还是自主经营,食堂的食品安全依然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各地学校食堂安全事故屡有发生,这既有食品源头的问题,也有食堂内部管理的问题。一些学校的食堂由于没有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致使很多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有监督盲区。尤其是一些外包的学校食堂,更是因缺乏“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及时、有效监督,导致卫生不过关、食品过期、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

众所周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离不开学校领导、食堂管理者,以及学生和家长的有效监督,而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方式,无疑是一记妙招。

一方面,有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学校食堂的食品从进货、清洗、加工,到出厨、上桌等环节,就能一一清晰可见,就能避免在整个操作环节中出现食品劣质、过期,以及卫生不过关等安全管理漏洞。

另一方面,有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学校领导和食堂管理者就能随时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发现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而学生和家长也可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参与学校食堂监督。可见,学校食堂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好处多多,既便于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更利于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其实,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曾发布了《关于做好学校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鼓励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厨房、配餐间等安装监控摄像装置,实现食品制作实时监控,公开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自觉接受学生及家长监督。同时,2019年年初,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也积极推动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但由于种种原因,依然还有很多学校没有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依然存有较大的监管盲区。

此次,西安推行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这无疑给各地带了一个好头。只要把学生的食品安全时时刻刻记挂在心头,那么,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就绝不是一道难题。

期待各地不妨以西安为样板,尽快把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提上“办事日程”,让每一所学校的食堂都能成为“阳光食堂”“公开食堂”,从而既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无隐患、无死角,又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