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外伤 家长先别急着包扎
冷静评估伤处 确保安全 避免二次伤害
作者:王江黎
发布时间:2024-10-28 20:20:02 来源:西安晚报
鼓励宝贝勇敢探索世界,但接踵而至的小意外又让家长很是头疼。这其中,儿童手外伤就是各大医院手足骨科诊室里最常见的情况之一。近日,“一女童手指受伤,因伤口包扎不当导致手指缺血变黑,最终被截指”的事件引发众多关注。为避免二次伤害,孩子受伤后,家长第一时间到底该咋处理值得关注学习。
为什么意外发生受伤的总是手?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手足骨科同毓龙医生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往往在好奇心驱使下会伸手去摸、去抓,这导致他们接触危险物品的机会增加。随着孩子成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接触到危险物品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危险行为的后果,因此特别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保护。
儿童手外伤最常见的是门夹伤,伤后可能出现手指末节破溃,指甲、甲床损伤,骨折等。另外就是割伤,家里的水果刀、指甲刀等锐器损伤,导致出现皮肤破裂、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断裂等。砸伤、摔伤次之,常见于患儿玩耍时摔倒或者推倒重物后被重物砸伤,可出现软组织损伤、指骨骨折等。
避免受伤应该怎么做?重点在于防患未然。家长们要定期检查家中是否有尖锐物品、易碎品等潜在危险,并妥善存放;教会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不触摸尖锐物品,不玩弄小刀、玻璃等;不要让孩子在门后或其他容易夹手的地方打闹嬉戏;在孩子进行危险活动时,保持监护,避免意外发生。
当无法避免的儿童手外伤发生时,正确处理很关键。首先冷静评估,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随后尽快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小伤口,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包扎,避免感染。需要清洁的伤口,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伤口,去除污物,然后再次包扎。伤口初步处理后,应该立即就医,到医院及时进行下一步清创、止血、缝合包扎等。
同毓龙提醒,当患儿受伤流血时,不少家长非常着急,会用卫生纸包扎伤口,而此法不可取。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暂时止血,但是容易污染伤口,其次,如果伤口较深,卫生纸碎屑进入伤口不利于后期医院清创处理。此外,也不建议在伤口撒药粉、涂牙膏等止血,这些处理方法都会造成伤口污染,增加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