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发布第四批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名单,我省有两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功入选。本次陕西省入选的两家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的中国-中亚旱区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西北工业大学创建的中国-哈萨克斯坦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至此,我省已拥有3家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据了解,中国-中亚旱区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重点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覆盖至其他中亚国家),主要从事作物育种、现代畜牧科技、作物高效生产、农业节水灌溉、盐碱地治理、食品加工和安全等六大研究方向,通过在联合研发、应用示范、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打造中国-中亚旱区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科技研发平台、人才培养高地和示范推广基地。

中国-哈萨克斯坦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由西北工业大学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共建。实验室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计算机、信息通信交叉融合,重点围绕先进材料智造、智能导航技术、信息智能获取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成果转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合作,着力打造中哈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范式。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