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职业教育是以劳动为重要内容的技能型教育。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与主阵地,要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培育学生劳动习惯。

20240326084109621-35-49ef4.jpg

一、找准方位,理清思路,明确劳动教育目标的立足点

要做好中职生的劳动教育,首要问题是明确劳动教育目标的立足点。思政课囊括了不同层次的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不仅指为自己劳动,而且指为社会、国家劳动。

1.立足个人,勤奋务实,锐意创新。思政教育主张追求真、善、美,教师要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章节形成劳动教育闭环,教育学生要通过勤奋务实的劳动获得尊重、认同及相应的地位与权利,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创新是实现个人高效劳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2.立足他人,理解宽容,彼此尊重。在社会中,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环境、不同理想与目标的人,从事着不同类型的劳动,但都在为个人发展、他人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思政课在“社会生活讲道德”“做守法公民”“理解权利与义务”“维护公平正义”等章节内容中均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意义,主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协同与合作,不侵犯他人劳动权利,要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积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3.立足社会,乐于奉献,厉行节约。“丰富的社会生活”“勇担社会责任”等章节内容,既要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的美好,了解美好生活的形成原因,又要教育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用劳动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在“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章节内容中,也涉及了众多的劳动教育内容: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本身就是劳动精神;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发扬艰苦朴素作风,厉行勤俭节约。

二、围绕教材,科学引导,选好劳动观念树立的突破点

教师应当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情境和环境,让学生在自我感知、觉悟、觉醒的内化过程中形成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1.消除认识误区,厚植勤奋理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讲劳动致富、诚实劳动,但社会中也存在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情况。教师应抓住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思政课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解除困惑,认识真理,把握本质,正确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诚实劳动、勤奋努力的理念。

2.弘扬劳动精神,点亮奋斗灯塔。一是注重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劳动教育的具体素材并融入课堂。二是聚焦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先进人物,扎实组织学生学习先进事迹,让学生见贤思齐,奋发前行。三是要增强学生对劳动光荣的理解,家长和教师不用或少用惩罚性劳动对待行为有过失或过错的学生,避免“劳动是变相接受惩罚与处罚”的错误导向。

20240326084109679-36-252b9.jpg

3.遵守道德规范,优化成功路径。国家在严惩腐败、规范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举措是为了维护劳动致富道路上的规范秩序,惩戒劳动致富队伍中的投机取巧之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走人生发展的弯路,在劳动中注重公平正义,注重职业素养。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技术与技能“弯道超车”,创造个人的幸福生活,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4.增强家国情怀,扛起劳动责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教师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眼界、大思维方向引导和教育学生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劳动,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和劳动的责任。

三、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抓实劳动技能提升的增长点

劳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脱离课堂,不能脱离实践,只有两者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才具有实效性。

1.创设情境,因势利导。劳动教育不等于劳动,在概念上必须准确界定,这是上好思政课中关于劳动教育内容的基础。教师在思政课中开展劳动教育时,要与学校专门开设的劳动课有联系、有融通、有区别、有分工。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形式更灵活,内容更宽泛,方式更新颖。例如在《亲情之爱》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问题:自己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家里的家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平时家务主要是谁在做;以前在家里,自己一般承担哪些家务,今后愿意主动分担哪些家务等,将劳动教育融入开放、互动的思政课课堂中,让学生动感情、生感悟、明事理、重实践。“读、写、说、唱、演、做、思、研”都可以达到劳动教育的目标,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内容,创设最优情境,用心用情,因势利导达成教育目标,使劳动信念、劳动认识、劳动技能同步提升。

2.依据学情,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爱好、劳动习惯等,既要扬长,又要补短。一方面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劳动教育。例如在“走进新时代”专题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强国有我,了解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目标,致敬劳动者”“走向未来,开展职业体验”“感悟劳动精神,开展演讲比赛”“践行劳动精神,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劳动”等系列化、项目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把个人成长和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强化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深化学生对劳动的认识,逐步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另一方面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引导学生制作个人的劳动计划和劳动方案,弥补个人劳动能力与劳动行为习惯方面的不足与短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结合校情,因地制宜。工厂、农场、商店、道路、田园、社区等都是劳动教育资源。家务整理、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服务等都是劳动实践的内容。做一道美味佳肴,参加一次田间劳作,饲养一次家禽家畜,了解一味中草药的习性、功能,参观一次周边工厂,调研一次建筑工地,栽种一盆花卉,种植一棵树等都是劳动实践技能提升的具体做法,要注重结合学校和当地实际,科学安排,有效落实。

4.合作共赢,因难就巧。合作劳动是劳动教育的更高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生产发展的必然需求。合作意识、协同能力是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备核心素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布置课外实践类作业或组织集体性劳动实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分工,学会合作协同,发挥同伴互助优势。

20240326084109883-19-53784.jpg

四、加强协同,完善考核,重视劳动习惯养成的落脚点

参加一次劳动实践并不难,但将劳动意识、创新思维和服务理念践行于日常生活中是不容易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升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

1.学科协同,共同发力。劳动教育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责任,区别在于学科不同、内容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实施手段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产,提升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劳动习惯。学校要统筹兼顾,让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破仅靠劳动课落实的思路,追求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劳动教育资源大整合,构建劳动教育共同体,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家校联手,合作共育。劳动教育一头连着认知,一头连着实践,只有搭建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两座桥梁,通过课内知理、课外体验、校内认知、校外践行的结合,才能落到实处。在劳动观念教育与劳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学校应主动与家长做好对接,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当家长看到子女的劳动能力提升,主动分担家庭责任时,家长配合学校的积极性也会提高,甚至很多家长愿意挤出时间陪子女进工厂、入社区、访农户,亲自教子女种洋芋、收小麦、养鱼虾、放牛羊……如此,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会更加显著。

3.多元评价,持续激励。劳动过程自然辛苦,但劳动结果是甘甜的、幸福的、快乐的。一是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及时上传劳动实践的过程性资料,分享学生的劳动历程与成果,便于教师、家长和同伴及时点评,激励学生坚持劳动。二是学校可以在每学年编制“学生劳动实践成果”电子档案,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考核成绩单。三是学校在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的劳动模范表彰奖励大会,营造浓厚的校园劳动氛围,弘扬劳模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

总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是关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而且是关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要事。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教育思想,以为党和国家培育“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思政课中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