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渭南市教育局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党组(扩大)会议,科学分析教育工作形势,系统谋划2024年工作,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精准实施、精准推进、精准达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雷立新主持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县处级领导干部、各科室(专班)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传达学习了中共渭南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王飞同志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的通知》《关于报送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通知》等文件,研究审议了《渭南市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雷立新同志回顾总结了2023年市教育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一年来,市教育局党组坚决履行改革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及时会商部署和推进重大改革,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把调查研究贯穿改革全过程,促进改革成果转化运用,不断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完成中省市部署的改革任务。“三名+”建设工作,组建“名校+”263个、“名校长+”266个、“名师+”3387个,促进了教育资源提质扩面,提升了全市学校办学水平,《中国基础教育》报道该市“名师+”工作经验,陕西省在渭南召开深改工作现场推进会,“三名+”建设成为首场观摩。多措提升“双减”效果,推出“课堂革命”十项举措,在全省“三个课堂”推进会交流经验,丰富课后服务,与78个校外基地协作,课后服务发展为小学段242种、初中段65种,3项“双减”案例被录入《全国基础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及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1个案例被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突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6个省级试点项目圆满接受验收,14个案例均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典型案例”,陕西省向教育部汇报该市“荔东成果”,渭南在全省推进会交流经验,有关做法在国家级媒体刊出20篇、省级媒体刊出41篇。坚持完善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困难学生(幼儿)11.31万人次,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23270人。坚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渭南市6所学校被命名为“陕西省中小学家校共育示范基地”。扎实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建成渭南高考综合改革服务与管理平台,组织4轮模拟选课走班,开展市级专家入校督查、政策解读,全省在澄城、合阳召开经验交流会。民办义务教育持续规范,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降至4.9%。圆满完成“创新中小学思政课”小切口改革任务,完成“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计划”。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渭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路和关键利器。2024年,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中省市深改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进一步掌握改革方法论。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关切,主动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工作,进一步更新“武器库”、丰富“工具箱”,用改革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会议强调,要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统筹职业教育、城乡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要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瞄准教育事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放,抓紧推出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切口”改革,久久为功、持续用力,通过一件事解决一类事,推动整体改革。

会议要求,各分管领导、各科室(专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和站位,狠抓责任落实,务求改革实效。要迅速行动起来,对标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对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推进重大改革、施行改革试点和“小切口”改革的要求,结合该市实际,精准谋划好2024年重大改革和“小切口”改革,打好政策的“组合拳”。要对渭南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制约问题和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拿出问题清单、举措清单、创新清单,进一步发挥改革和试点“探路石”“破冰船”作用,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推动渭南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迈出新步伐。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