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常的假期晚上,微信里突然跳出一条新的朋友请求信息,点开第一句话,对面说:“张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佳佳。”“佳佳……”我嘴里不停地呢喃着,我怎么会不记得呢。脑海里关于她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是的,就是那个哭哭啼啼的小女孩。

我和她第一次见面,是在她小学二年级时,刚从湖北老家转学到深圳,一切都不熟悉,一切都很糟糕。由于是刚到的转学生,她的妈妈和我商量,尽量带着她,尽快去适应在这边的学习生活。是的,无论是吃饭,写作业,到哪里我都带着她,她成了我的“小尾巴”。有时候,还会被同事揶揄,“瞧瞧,你认了一个干女儿了。”曾经是留守儿童的我,并没有感觉不好意思,我深知她需要的是独一无二的关爱,这样她才会有安全感。

于是,在班级里,我为她挑选了一个热心肠的小同桌。每天早上,小同桌准时出现在她身旁,教她如何提交作业,如何准备学习用品,认真听课。下课了,也会做她的小伙伴,一起上洗手间,一起聊天。宽松自由的环境,和谐友爱的班级,让这位怯怯的小女孩变得更加自然起来,不再那么拘束。同时,安排她做我的语文小课代表。充分的信任,角色融入,使她在集体里找到了归属感和责任感。

一个周末,我带她来到我租住的房子,让我妈妈给她做点好吃的。一边吃着,一边聊天,突然,她抬起头来,用亮亮的眼睛望着我:“张老师,你家好大呀!你妈妈做的饭好好吃呀!”我心里疑惑,一个包括厨房厕所卧室客厅的单间,算大吗?我试着问她:“佳佳,那你和爸爸妈妈住的地方,是怎样的?”“我们家里就一张床,爸爸会搭块板子睡在桌子上,我也会在那张桌子上写作业。”我内心一滞,酸涩一下子涌上了鼻腔和眼里,只好安慰她,“你看,哪怕这样,你爸爸妈妈也要想办法,把你接到身边,陪伴你长大。你在老师这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看着她小小的身体,不由得抱住了她。当天把她送回家后,我内心更加坚定,我要帮助这个孩子变得更好。

最大的障碍出现了,由于老家没有教授英语,刚到深圳的佳佳,英语几乎听不懂,看着受挫的她从活泼又变得内向,我内心不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积极与英语老师沟通,共同携手帮助她提高英语成绩。提高英语成绩需要多读多背,下课后,我就把她找到办公室,让她将当天课文读十遍。放学后,陪她一起背诵英语课文。写作业时,教她如何默写英文单词。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一个月,在后来的一次检测中,她从不及格飞跃到了中间线。她扬起手里的试卷,开心地对我说:“张老师,我做到了!我做到了!”我回以笑意,大声说:“是的,佳佳,老师相信你,一定行!”这份成功的喜悦萦绕心头,久久回荡。

在这短暂的相逢中,我和佳佳的故事戛然而止,我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到了新的学校。至于我离开她后,她过得怎样,她通过微信告诉了我。她好像就在我面前,叽叽喳喳地对我说:“张老师,自从你走了,我就回老家了。”“张老师,我听你的话,好好学习,初中、高中一直是语文课代表,语文和英语一直名列前茅,包揽年级第一。”“张老师,我现在在武汉读大一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张老师,那时候的事我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我就记得,张老师对我特别好。”

教育具有滞后性,我从未想过,这份十年后的“请求添加好友”会平白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通过建立安全感、存在感、归属感、责任感、成功感,这“五感”来转化特殊儿童,对于深陷孤独的儿童,基于她的需求给予更多的爱的拥抱和理解,满足了对爱的需求,她更加自信坦然地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而这份师生情成了独属于我们的小秘密。十年后,我的这份温暖告诉了我答案,温暖的种子撒在了佳佳心里,也终将会撒到更多的佳佳心里。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利锦小学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