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小学到大学,教我的老师可真不少,可让我最佩服的老师其中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小学老师付义老师,他是个“大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是一本“百科全书”,我们小孩子问他啥他啥都知道,并且不假思索。

我们是少数民族居住区,我们那个时候,因为师资少,老师必须是蒙汉兼通,内外兼修,一专多能,付义老师就具备这个条件。

付义老师,中等身材,微胖,四方脸,面带笑容,给人亲切感,眼睛有神,给人敬畏感,头发稀疏,微黄,喜欢戴个蓝色的帽子,走路带风,打一手好篮球。由于刚刚解放没几年,我们学校的校舍是地主老财吴金柱的房子。共有五间,开两个门:东边三间办公室兼教室;西边两间是教室。初小一至四年级,蒙汉复式班。校长老师工友一肩挑,就是付义老师一个人。上下课都是房前屋后摇铃,相当正规。

付义老师为了教好每一门功课,他每天备课都到小鸡叫。上课的时候,付义老师先让一个年级预习,给另一个年级上课,上完课了,布置完作业了,再给另一个年级上课,这个教室上完课了,他又跑到另一个教室上课,有时还得跑到外面操场上体育课,我们学校篮球是传统项目,在全公社学校篮球比赛总是蝉联冠军,这都是付义老师的功劳。我基础打得好,尤其是语文课的汉语拼音和数学课的珠算,成为了我一生的骄傲。

多少年过去了,可有些事我还记忆犹新。

就说语文朗读课吧,付义老师站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的那种感觉,到现在也没忘,真可谓:激昂时,如江河奔流,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悲痛时,如小溪呜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平淡时,如涓涓细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少年后,我上语文课的朗读课,还模仿当年付义老师的样子呢!

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付义老师还教我们跳“安代舞”,还教我们唱歌,多少年过去了,用蒙语教的“起床歌”和用汉语教的“我爱我的台湾”两首歌曲,我现在还会唱呢!

就说劳动吧,每次淘茅厕,付义老师都不嫌脏,都自己带头干。记得有一次我们用镐头翻一片萝卜地,有一个同学不小心,用镐头把一个女同学刨伤了,是付义老师自己垫的钱在医药点买的药,亲自给学生伤口涂抹的药。在劳动休息间一个叫钱洪学的小男生在裤脚子上玩马蛇子,一不小心,马蛇子钻到裤兜子里去了,把这个小男生吓坏了,付义老师叫大家离开,他把这个小男生的裤子脱掉了,马蛇子才跑了,真是有惊无险啊,多亏了付义老师在场。

“大先生”付义老师使我懂得:大地,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就永远沉睡不醒;河流,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就永远结冰不融;草原,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就永远枯黄不绿;鲜花,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就永远凋零不芳。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乃“唤醒孩子的心灵”也。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位印度老人对小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只狼,它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嫉妒、愤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狼代表善良、温柔、希望、感恩、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那么哪一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这样看来,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或“可上九天揽月”,或“可下五洋捉鳖”,“成龙”也好,“成虫”也罢,“成龙”拥有了蓝天;“成虫”获取了大地。完全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广大的一线教师,尤其是那些“文凭普遍升高,文化水准不见高;知识量不断增加,但能力未见长;证书一大堆,素养却未变”的地区的教师,更应该注意反思,你不要忙于传授、学习已有的知识和急于文化传递,而应该首先“唤醒”孩子的心灵,对付那只“负能量”的狼,“喂食”那只“正能量”的狼。这是有强有力的理论根据支撑的。

无论是伟人,还是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也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唤醒”。 马克思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真可谓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其实也是春风唤醒绿色的教育。大地复苏、河流奔腾、草原添绿、鲜花吐蕊,都需要春风的吹拂与唤醒。唤醒孩子的心灵,比传授知识、传递文化更重要。幼儿教育如此,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乃至高校教育也统统如此。倘若不这样的话,学校真的走向“不见康桥的柔波,难觅雨巷的丁香,泰戈尔的飞鸟掠过,真的没留下一点痕迹,徐志摩的挥手作别,也果然没带走一片云彩”的“怪圈儿”,读不出一朵花的微笑,听不懂一株草的呓语,不能自拔。

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当年“大先生”付义老师当年的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也就没有我后来顺利考上大学,工作得风生水起。我非常感谢恩师“大先生”付义老师。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