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在划船机上进行训练。

九月十一日,在渭南市信达体育广场篮球场,市民在晨练。

■ 每年举办赛事活动150多场,参加人数达到百万人次

■ 明确省十八运会筹办工作重要时间节点、参赛总体目标,扎实做好省十八运会筹备工作

■ 承办全国男子篮球联赛、中冠联赛总决赛,全面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村BA”点燃群众热情

“听说晚上在篮球场有比赛,我走了10多里路,来为我们村的小伙子加油打气。好些年村上没这么热闹过了。”8月15日,渭南市临渭区“美好生活 幸福乡村”篮球联赛暨孝义首届“村BA”拉开帷幕,孝义镇蔺家村76岁的村民韩萍早早赶来现场占个好位置。

比赛现场,孝义镇11个村的篮球运动员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呐喊声,踏入球场。“村BA”篮球赛对于孝义镇来说已经超越了体育范畴。通过比赛,现场展现出的生机与活力,让村民与球员一样成为篮球场的“主角”。

“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篮球赛。听说村上要办比赛,很多村民都从外面赶回来,加入自己村上的队伍。大家因比赛相互结识,间歇之余还会聊到种植农作物新的科学方法。”蔺家村代表队队员董战旗激动地说。

“村BA”篮球赛是渭南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渭南市始终把“让群众不但有地方锻炼,还能方便锻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省十八运会场馆建设和提升改造,逐年逐项推动全民健身,建成了一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区全民健身中心等高质量运动场所。

9月11日一早,渭南市信达体育广场迎来了晨练的市民。73岁的市民李长江把孙子送到学校后,便赶到体育广场与球友相约打球。他说:“我已经坚持锻炼七八年了。现在家门口的健身设施越来越好,大家参加活动更便捷,走出家门就能来到运动场。”

近年来,渭南市乘着省十八运会东风,着力发展群众体育。华山攀岩、沿黄公路自行车、白水围棋、潼关风筝、少华山登山、临渭区轮滑马拉松等高水平赛事活动的举办,让渭南体育在全省叫得响,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渭南市每年举办赛事150多场,参加人数达到百万人次,实现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该市今年计划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53场,目前已举办221场,策划的18项精品赛事已举办了9项。

 省运会筹办与竞赛“两手抓”

2022年8月,渭南市从榆林市接过省十八运会会旗,标志着省运会进入“渭南时间”。该市按照“全域普惠、合理布局、一馆多用、赛后利用和属地管理”原则,县域“一场两馆”基本实现全覆盖,并计划新建水上运动中心、渭南市全民健身中心(综合训练馆)和田径场(投掷射箭),提升改造23个场馆,进一步满足省运会办赛需求。

作为东道主,渭南市不仅承担着承办省十八运会的办会任务,还在竞技体育上寻求突破。目前,渭南市共组建备战队伍27支,其中市体校内部组建队伍17支,市级有关项目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组建队伍10支,运动员总人数超过1000人。

9月11日,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正在加紧备战。该学校训练科科长张艳君告诉记者:“今年渭南市在全省年度赛中,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位列全省第二位,给渭南竞技体育提振了士气,让运动员、教练员在省十八运会周期有了更强的信心和更大的决心。”

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作为市级青少年体校,承担着选材、招生、训练和输送人才的任务。伴随着举重馆内杠铃从空中落地的阵阵响声,举重运动员开始了一天的训练。该校举重教练员徐小秋告诉记者,运动员需要从轻到重,完成七八个重量级的技术动作,每个重量级完成3次,进行两组。一堂训练课,运动员需要完成40次以上的举重技术动作。专业举重运动员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在比赛中有所突破。

今年2月,《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印发,标志着省十八运会筹备工作进入执行阶段。渭南市体育局局长秦峰表示:“我们将省十八运会筹备工作分为基础筹备、全面筹备、测试运行与完善提升、举办、收尾共5个阶段。5个阶段从场馆建设和改造到策划开闭幕式方案,再到竞赛组织、场馆试运行,以及最为关键的赛事举办期,每个阶段的每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同时,大力实施‘省运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我要上省运’系列活动,努力形成‘全市一盘棋’,办一届市民‘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省运盛会。”

“体育+”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9月2日,夜幕降临,渭南市中心广场人潮涌动,运动员秦雨晴在临渭区冠军之夜体育消费节上演绎了一场精彩的轮滑表演。“这套动作是我精心为本次活动准备的。我身着的服装搭配表演的轮滑动作,滑出一股古典运动风。”秦雨晴激动地说。

啦啦操、艺术体操、武术、街舞、流行音乐等各类表演在冠军之夜体育消费节轮番上演。体育消费节还结合特色美食、非遗展示、文艺演出等5大板块,推出文化体育展演,不仅丰富了体育消费场景,还释放出体育消费的潜力。体育消费节通过展销展示、运动体验等方式,打造了文旅体跨界融合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渭南市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渭南市体育局加快体育产业空间布局,深入挖掘区域资源禀赋,申报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线路、基地、赛事8个,全域打造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等体育项目6个,探索“体育+科技”发展路径,建成西北足球草坪培育基地,加快推动体育产业结构转型。

9月3日,中冠联赛总决赛打响。渭南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涌入2.5万余名球迷,为家乡球队陕西彬州辉龙队呐喊助威。本场比赛的球票可谓一票难求。陕西球迷杨旭告诉记者,自己通过加入俱乐部会员,获得了2张球票,球迷们都想来比赛现场感受氛围。

作为渭南本土球队,陕西信达男篮是全国男子篮球联赛的一支劲旅。球队主场位于渭南市体育中心篮球馆,与体育场遥相呼应。

一座城市既承办了中冠联赛,又承担着全国男子篮球联赛的办赛任务,通过体育赛事举办,为体育产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渭南体育逐渐形成投资多元化、项目多样化、参与群体社会化、赛事服务市场化的局面,进一步呈现出“以体兴城、省运兴市”的体育新格局。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