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微微笑着的,目光柔软坚定的看向台下年轻稚嫩面孔的青衫中年人,用最诚挚的语气道:“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语毕,台下响起经久不歇的掌声。身后的阳光仿佛是挣扎了许久,才终于透过大礼堂五彩的玻璃,在青衫学者身后,映出一片炫目的亮光。他不知,他的姓名从此刻起,便镌刻进华夏教育发展史,即使在百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那样一个温润如玉的读书人,那样永远微笑着的平易近人的蔡先生,面对军阀威胁,面不改色,铮铮铁骨!虽为一校之长,却可以延揽名师教授传道授业,于大雪天多次拜访陈独秀,北京的冬天,是寒冷和冰凉的,而那颗真挚的惜才的心,却是温暖的。当青年毛泽东入北大,蔡先生亦对初露锋芒的年轻人以鼓励和点拨。是他,提出将美育与体智并为,将爱国融入教育。虽身处军阀割据的动荡乱世,却以他自身独有的品质与精神,为教育事业尽其所能,鞠躬尽瘁。在北大,所有的人都对他尊敬赞赏:无论是老学究辜鸿铭等人,亦或是新学胡适、李大钊,都被蔡先生身上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折服——独属于文人的儒雅和智慧,待人处世的平和与诚挚,那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楷模气质。

“大先生”之“大”,正如古往今来如蔡先生的教育者一样,有大德、大爱、大我,他们可能籍籍无名,可能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用一生去践行教书育人,从黑发青丝到霜发苍颜,有诗言“黑发积霜识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无论是从前的教育者,亦或是今天的教育者,都在谱写时代的壮美篇章。

“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短发微笑着的张桂梅校长,像一盏闪耀于大山里的明灯,照亮无数山区女孩的求学之路,展现出新时代教育者大爱无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践行于华夏大地,向我们呈现高尚伟大的教师形象。在我的学校——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同样有一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教师如张汉云教授等,他们以身为范,为莘莘学子树立榜样,为师范生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以人格魅力指引着、激励着我们,站在无数师者的肩上,我们更努力的朝向“大先生”的目标奋发前进!

如今,每年都会有一批又一批洋溢着活力与智慧的青年学子走上三尺讲台,他们将沿着怎样的教育之路前进?无数“大先生”为他们的教育之路指引方向。传道授业解惑的“师”,理应将学科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言传身教的“师”,当展现教育者的模范影响。立志成为大先生,以“师范、示范、世范”为目标,砥砺前行。

“大先生”的培养,不能只是依靠教师个人,更应该着眼于整个教育环境。基层的普通教师,缺乏向名师优师请教学习的机会,即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难题,也很难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城乡教育水平和资源差距很大,阻碍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发展和进步,应该构建更开放,更强大的平台,实现无障碍沟通,实现城乡教育工作者互动与交流,其次,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以“互联网+”的形式,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师面对面交流,解决问题,习得经验。

教育之于小我,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完善;之于大我,是引领社会走向富强。处于新时代的师范生,成为“大先生”,是自身发展的蜕变,更是自身价值的实现途径,始终谨记我们心中最初的信仰和追求,成为心系泱泱华夏,承担教育的责任。

云水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当做有担当、有作为、大无畏的“大先生”!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