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我就是一个遇到了好老师的幸运者,她就是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李桂荣,也是我心中的大先生。自学士、硕士、再至博士,作为我十年的导师,她带给我的不仅是专业学识,更有求真至善表率。作为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河南省模范教师,她是同学们多次推选出的最受欢迎的任课教师,在同学们的口碑中,她不仅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更是有“大先生”的典范。

大先生之“大”,在于有大学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李老师是一个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科研突出、素质过硬的专家型教师。她不仅是河南省特聘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教育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也是一位走向国际的教育学专家。李老师是斯坦福大学的合作研究员,我从本科一年级即开始参与李老师主持的国际合作项目,研究过程中,常常感受到国内外专家对李老师的尊重和爱戴。近年来,李老师主持了十几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她仍然保持着最为勤勉谦虚的治学态度和与时俱进、持续学习的高贵品质。

大先生之“大”,在于有大道德。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李老师爱岗敬业、以德施教。她心系学生,诲人不倦;她为人师表,受人爱戴;她严于律己,治学有方。李老师的道德情操不是冷冰冰的道德标签,而是生动化、生活化的情怀、情趣。李老师随时都在教育状态,她养的花草鸟鱼都被赋予了教育学意义,好像什么事情她都能和教育联系起来。在李老师那里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热情,懂得了专注和勤奋,尝试了挑战和超越,学会了合作和担当。她以道路为例浅显易懂地教我们明白“道”与“德”的关系,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道德是人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追求。在李老师的带动下,我们懂得了修炼“六度气功”的重要性,努力追求着觉悟有高度,思想有深度,理论有厚度,能力有强度,情感有温度,合作有气度。

大先生之“大”,在于有大情怀。李老师是一个仁心仁闻的教师,她常常通过行为的感染、情感的迁移、教育的智慧,唤起学生对爱的共鸣,教会学生理解爱,主动体验爱,自觉付出爱。作为学校教育行动国际研究中心主任,“ICARE”是这个中心的英文名称缩写,也是李老师团队的微信群名和精神旗帜,李老师多次强调“I care”就是“我关心”,她要求我们要心怀对教育的关心、对教育中人的关心,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去选择研究问题。李老师具有大爱之心,她长期关注乡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关心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对于她自己指导的生活贫困的学生,她不仅有精神上的呵护,更有时不时给予的物质支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顾跟随李老师攻读本、硕、博的10年往事,太多太多的感人画面浮在眼前。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李老师就是我的太阳,一次次照亮了我的心田,她就是我心中的大先生,我想对她说:“有幸遇您作导师,终生无憾为汝生”。

冬去春来,百花盛开,思绪万千,激情澎湃,我要赋诗一首以表达我对李老师说不尽的感激之情。

《恩师颂》

春风送暖迎朝霞,红日东升情意佳。

兢兢传道伴日夜,孜孜教诲度冬夏。

一生忙碌作丝蚕,一心情愿为烛蜡。

奈何桃李满天下,堂前默默育新花。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