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杰老师是我大学本科时的解剖学任课老师。第一次认识朱老师,是在医学院的课堂上,时间是1983年,春节后的第一节课,也是朱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节系统解剖学课。

这天,我怀着第一次接触人体结构的好奇,等待着上课的老师。上课铃响,刚才还是叽叽喳喳的教室一下安静下来。走进教室的是一位中等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他穿了一件及膝的白大褂,怀里抱着一捆人体解剖结构挂图。这节课,他介绍了解剖学的发展史、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解剖学的学习方法、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在这次课上,我第一次知道人体有206块骨骼。  

在那个年代,学校还没有多媒体,更没有雨课堂等电化教学设备,解剖学老师的教学工具就是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盒粉笔、一套解剖学教学挂图,再有的就是实验室的人体标本。那时解剖学教学在教室里上解剖学理论课,也称大班课;在实验室上实验课,也叫小班课。朱老师的理论课,解剖挂图和黑板板图交互使用。清晰记得,他用白红黄蓝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的不同器官的结构,简洁、立体、动感、形象、逼真。

为了帮助我们记忆复杂的解剖结构,朱老师还善于把一些解剖内容改编或自编或引用一些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歌诀。如记忆胸骨形态的歌诀:胸骨形如下垂剑,一柄一体下刀尖;柄体相交胸骨角,第二肋骨两侧连。再如记忆阑尾位置的歌诀:阑尾末端不固定,回肠前后下也行;盲肠后下最常见,变异阑尾要辨清。

实验课上,他给我们讲过解剖标本的来历、解剖学工作者为解剖标本的收集所付出的艰辛、讲遗体捐献对医学的贡献和意义,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他还讲过一个关于习惯的小故事:说古代有一个拜师学习理发的年轻人,初入师门,师傅让他先用剃头刀练习刮葫芦皮。年轻人每次练习完毕,就把剃头刀子剁在葫芦上。长此以往,习以为常,终视顾客脑袋为葫芦而伤之。

还记得朱老师给我们上系统解剖课的这个学期,有个星期天休息,我约几个同学出去玩。离学校不远,有个刚刚开始挖地槽的工地,我们走近时,发现有不少路过的人围着工地,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怀着好奇,我们也凑过去,想探个究竟。却看到挖开的地槽有一处墓穴,墓穴的顶已经打开,墓穴内有两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正在捡拾墓穴中的人体骨骼,只见他俩轻轻拾起骨骼,轻轻放进一个塑料箱中。再仔细看,穿白大褂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给我们上课的朱老师。

1987年我本科毕业留校,分配到了解剖学教研室任教,有幸和朱老师在一个办公室,成为朱老师团队的一员,机会经常借阅朱老师的备课本观摩学习。朱老师上课用的每一幅板图都在备课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对提问互动等教学环节也都做了充分准备。

作为教研室主任,他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严格要求,悉心指导。他要求刚参加解剖学教学的年轻教师,要规范教学行为,课堂语言要富有正能量,低级趣味的话不讲,“三观”不正的案例不用,有违师德的事不做。提醒青年教师要尽量避免引起学生误解的言行,不以有残疾或有畸形的同学的身体为例进行解剖结构讲授,不在女生身体上进行解剖结构的示教。

他告诫我们,做了解剖老师,就要爱这个职业,敬这个职业,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把责任扛在肩上,要尽快成长,尽快把解剖学基本功练扎实,把人体全身每一个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正常与异常搞清楚、弄明白,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给学生一瓢水,你自己要有一缸水。要爱生,要有师德。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力所能及地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

朱老师2004年因病不幸去世。他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教书育人的园丁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写下以上文字,以怀念恩师朱世杰先生。

作者简介:鞠学红,高校教师,教授,潍坊市潍城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红十字》《学习强国》《天津散文·微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当代散文》《牡丹晚报》《潍坊晚报》《潍坊广播电视报》《胶东散文微刊》《潍坊医学院报》等报刊和网络平台。曾长期从事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喜好写作,努力用自己的笔描绘生活、书写感悟、讴歌时代。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