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师团队初始于1959年成立的中医内科学教研室,60余载发展历程中先后培养出三位国医大师,两位全国名中医、五位岐黄学者及中国首位中医内科学博士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中医专家,是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团队,陕西省“三秦学者”设岗单位和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雷根平:男,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三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名中医。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肾病专科)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沈舒文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全国名老中医杜雨茂工作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肾病分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国家援鄂中医医疗队、支援西安胸科医院中医医疗队、援沪医疗队、援蒙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 荣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医生抗疫特别人物“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称号。

20230725112422395-68-6fe6e.jpg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从医以来,师从四位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祝谌予教授和陕西中医药大学杜雨茂、沈舒文教授。注重中医经典及医案类著作的研读,遵从中医辨证务精,中医思维注重原创理论,临证崇尚扶阳学说,治病长于重剂纠偏、以疗效取胜的中医治病理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近20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等奖1项、3等奖2项;咸阳市科学技术奖2等奖2项。主编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4项。 

一、秉承“精诚仁朴”,牢记教书育人初心使命

团队始终秉承“精诚仁朴”的校训精神,以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追求,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形成独具特色、融汇“延安精神、邵小利英烈风范、大师楷模”为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学术带头人首届国医大师、全国中医急症中风协作组组长张学文倡导提出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中医人才培养理念已经成为国内中医药院校普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医学专业依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名医”示范引领,全面践行教学科研成果“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临床),在职教授、副教授本科生授课率100%。中医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先后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首届中医学专业赛道总决赛”银奖、首届全国中医药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等。

耕耘不辍六十载,育人不倦满杏林。团队先后培养出中国首位中医内科学博士、排毒养颜胶囊发明人姜良铎,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针灸联合会和中国针灸学会主席刘保延,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军中医研究所所长杨明会等一批中医药领域引领学术前沿、贡献突出的科学家;还培养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任玉让、“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阳宜、以及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并殷殷嘱托的205社区卫生服务站董建党、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卫生院院长李小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扎根城乡社区、甘于默默奉献的基层中医药工作者;更培养出一批致力于中医药国际传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友谊使者的优秀留学生,特别是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的重要讲话中称赞了我专业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马文轩,“在陕西支援抗击疫情的哈萨克斯坦小伙马文轩的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二、坚持“守正创新”,敢为人先引领学术发展

团队始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获批建设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分支学科中医脑病学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全国中医药高水平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肝病学评为全国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近五年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3项,资助经费2714.3万元,研发中药制剂17个,制(修)定行业标准(指南)7个,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学术带头人张学文上世纪80年代就曾将试验用药首先注射到自己身体以验证药物安全性,树立起“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中医内科学团队精神。他勇于挑战“中医是慢郎中”的传统思维,以中风病为突破口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风急症诊疗规范。他首提中医“脑当为脏”理论,迈出了脑从“奇恒之腑”向“脏”转化的第一步,为现代神经系统疾病中医治疗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业界被誉为“中医急症高手”。团队发明的固肠止泻丸(国药准字Z61020796)、乳增宁胶囊(国药准字Z10950011)等获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畅销全国。岐黄学者闫咏梅课题组基于“阴虚毒损”理论开展的“颤病(帕金森病)”中西医协同攻关被确定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重点攻关课题。中医脑病学科始终位于全国领先水平。

三、坚守“医者仁心”,心有大我践行至诚报国

团队成员既为良师、也为良医,多年秉持“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信念,始终坚守在教育、医疗一线。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团队共有30余位教师参加在苏丹、马拉维等国家的援外医疗工作,彰显了中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在脱贫攻坚战中,团队帮扶基层医疗机构20多家,新扩建中医类门诊、病区40余个,实现了为基层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体团队成员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团队负责人雷根平临危受命,牵头组建了国家第三批中医医疗队星夜兼程奔赴武汉,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把陕西中医医疗队和陕三病区打造成了一支专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中医铁军,全病区实现零死亡、零转重、零感染,雷根平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京涛被评为“全国抗疫先进工作个人”。在三年疫情中,雷根平、李京涛、董盛等团队骨干多次带领医疗队支援上海、西藏、内蒙古、西安等地疫情防控,成为伟大抗疫精神的创造者、践行者,为全面战胜新冠疫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230725112423119-49-4e1cc.jpg_scale.jpg

莫畏浮云遮望眼,千帆竞流争上游。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师团队将继续弘扬和传承时代楷模黄大年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