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教科局以“引入‘非遗文化’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为新举措,充分发挥县域各级各类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挖掘并盘活县域“非遗”文化资源,巩固“非遗文化进校园”成果,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推动乡土优秀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与传承,打造具有乡土历史文化底蕴的课后服务品牌,让“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熠熠生辉,助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非遗”文化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推动乡土优秀文化普及。中小学校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县域“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以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传承与传播潼关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广泛开展“非遗”教育普及活动,通过开设“非遗”选修课、“非遗”特色课程、“非遗”工作站(室)等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丰富拓展校园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

二是“非遗”文化与课后服务相结合,促进特色教育品质提升。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黄河老腔、锣鼓、踩高跷、剪纸等“非遗”文化课后服务项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积极创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遗”传承特色学校。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非遗”相关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非遗”专题讲座,向学生深入解析“非遗”项目的历史脉络、传承谱系、核心技艺等,增强对“非遗”的理解。组织举办潼关黄河老腔、潼关古战船、南街背芯子、五虎张踩高跷等“非遗”展演活动,让学生现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非遗”的视听盛宴,提高艺术鉴赏力。各学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品质,推进课后服务有深度、有广度、有质量、有特色的内涵发展,实现课后服务工作从没得选到挑花眼的深刻变化,实现课后服务工作“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良好育人生态。

三是“非遗”文化与研学实践相结合,拓展丰富综合实践教育。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好“走出去、请进来”机制,将“非遗”文化教育普及活动纳入研学实践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和亲身体验万盛园酱菜、潼关肉夹馍、鸭片汤、潼关鲶鱼汤等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手工技艺“非遗”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非遗”,了解“非遗”。 中小学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赴“非遗”馆、“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体验基地等场所开展“非遗”体验游、“非遗”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边游边学,在实地研学的过程中,场景式体验“非遗”的项目内涵和生存环境,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各学校积极营造保护、传承与传播“非遗”文化的浓厚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