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制作掐丝珐琅的“网红”课 西工大这一“宝藏”课程获大奖了!
作者:任娜 张鹏 梁晓雅 王庆
发布时间:2023-04-29 17:10:09
还记得曾报道过的西北工业大学学子,穿汉服跟着老师一起学做掐丝珐琅画的“网红”课吧?4月28日记者获悉,这一实践“金课”获大奖了!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工程创客教学能力大赛上获得特等奖。而该校总获奖数量在参赛高校中也名列前茅。
据了解,此次大赛是国内首次专门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实践教师工程创客教学能力的大赛,旨在总结交流工程创客教学经验,培养更多的工程创客教育“金师”,培育更多的工程创客课程的“金课”。大赛共设“匠心与创新”“劳动新形态”和“教学研究项目终评会”三个项目,经过前期选拔,70余所高校的137支教师代表队入围决赛。
经过激烈角逐,西工大“文明经典、匠心独运——基于非遗掐丝珐琅技艺机、电创意设计与制作”教学团队以“劳动新形态”赛项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该项目特等奖,“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工程实践教学”团队和“双创引领的机器人工程实践课程”团队,分别获得“匠心与创新”赛项一等奖。
《文明经典、匠心独运——基于非遗掐丝珐琅技艺机、电创意设计与制作》,这是西工大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中的宝藏课程。“该课程是由我校工程实践训练中心面向全校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开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综合素养类课程。”西工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围绕掐丝珐琅画“图稿设计、掐丝、点蓝、喷胶”完整的工艺流程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其中需要重点掌握激光切割、电子线路增材制造等现代工程技术在图稿设计环节的创新应用,学生可通过切身的创新劳动成果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自2021年9月开课以来,该课程已累计受益学生近200人次,2022年4月1日起,非遗掐丝珐琅课正式立项成为西北工业大学校级文美通识课程。
“这个课程特别火爆,我们都非常喜欢,在课堂上和老师们一起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在动手中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位学子说。
据了解,该课程教学团队组建以来,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课程内容从最初的传统掐丝珐琅画制作技艺学习,逐渐融合了激光切割、电子线路增材制造等现代工程技术,并继续探究新材料在掐丝珐琅制作过程的融合方法,努力实现从单一传统技艺传授到艺工融合、思政融合的创新劳动实践的转型升级。
此次获奖的另外一门课程《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工程实践教学》也备受学子喜爱。课程是以航空航天产品为切入点,将VR技术融入传统装配实训过程中,构建VR技术与航空航天基础知识教学、大型军工装配(如C919航空发动机)虚拟数字化装配操作、实体机械原理创新搭建、创业训练相结合的工程实训教学课程和VR虚拟仿真工程实践教学实验室,实现工程实践教学多元化改革。
《双创引领的机器人工程实践课程》课程则立足“新工科”建设理念,以创新创业引领、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小型智能化机器人为创新实践载体,建成了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大学科为主的多个创新实践模块。目前已形成了水系、陆系、海系三个系列的11类机器人实践项目,可满足多个大类多个学科学生实习实践需求。
课程通过设计完整的机器人制作教学,涵盖“理论+设计+仿真+实践制作+装配测试+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多个环节学习智能机器人设计、制作和调试过程,将掌握三维设计、编程、机器人仿真和机器人装配方法等知识,课程实行基于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动手实践为主体现“做中学”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来源:西安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