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部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快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农林类一流专业建设,培养国家各区域需要的农林人才,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农林类专业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从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构成体系相关阐述入手,分析了农林类专业多元性、自主性、持续性、综合性及创新性的发展特征,对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构成体系应注意的问题从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构成进行探析。

[关键词]普通本科高校  农林类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  标准指标构成体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农林类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研制”(项目编号:二、34);安康学院“基于国家标准指导下的一流本科专业内涵质量建设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YB201903)。

引  言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称“双万计划”)。“双万计划”的实施是国家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流专业是指在同类专业建设中具有明显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的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的好坏是影响高校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更是对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有着重大影响。农林业是我国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全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育部“双万计划”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建设在培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究竟什么是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如何建设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针对这类问题,文章从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相关阐述入手,分析了农林类专业的发展特征,对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构成,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农林类专业发展特征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类专业指研究农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并依据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流通和分配等,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培养具备坚实的农林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开展与农林有关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创新创造意识、社会责任感意识及敬业精神的农林类人才的目的。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林类专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发展多元性

农林类专业发展具有多元性。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潜能,所以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而不同的人才进一步满足了因国家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社会人才需求。由于具体区域发展情况不同,因而各个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和要求也不同。高校是知识与学术的发展基地,以农林类专业为例,农林类专业既要为社会培养服务型人才,同时又要做好专业领域科学研究,以人才的多元性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需求。农林类专业工作的复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林类专业发展的多元性。

2.发展自主性

农林类专业发展具有自主性。一方面,由于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对农林类专业的高要求,农林类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且高校是农林类专业及其学术发展的重要根据地,教师和学生更容易接触和了解农林类学术前沿,相对来说,这种先天性优势更有利于促进农林类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容易接受新思想及知识,只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即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农林类学术前沿知识,进而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使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发展持续性

农林类专业发展具有持续性。一方面,农林类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农林类专业发展关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实现科技兴林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林业快速发展,要将农林业持续性理念深入到农林业建设各个层面。

4.发展综合性

农林类专业发展具有综合性。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新时代农林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交叉型人才,所以将相关交叉学科进行联系与整合,形成综合性较强的新型农林类专业已成为农林类教育的一大趋势,这种趋势也是促使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关键。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应结合相应的实践训练,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核心能力。

5.发展创新性

农林类专业发展具有创新性。专业创新指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等对专业进行改造、创新及调整,不断更新和丰富专业原有的内涵,拓宽专业发展空间,改革和完善专业教学方式,及时设置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

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构成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专业建设标准是指对普通高校专业建设起着规范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的规范性文件,也是衡量专业建设的依据和准则。因此,我们在锚定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构成体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人才培养的“单一化”

人才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才培养不能是单线条的,人才培养应该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改变思想,开阔视野,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农林类人才不仅需要进行农林科学研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农林实践技能。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和引进农林类创新型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培养体系工作。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但是,在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培养的学生思维单一、缺少创新精神、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等。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育机制,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避免实践教学的“虚假化”

在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旨在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些不足,丰富和深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目前各高校都开展了实验课程、校内外实训等,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与实训报告,以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但仍有许多实践教学变成了“面子工程”,导致实验课程不受学生喜爱和重视,实训活动变成了“观光旅游”,甚至实验与实训报告也存在抄袭的现象,最终使专业知识技能实践教学出现表面化与虚假化的问题。因此,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出现,专业实践教学应积极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严格管控教学进程,确保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验实训等。

3.避免评价体系的“固态化”

评价体系包括“评教”与“评学”两个方面。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良性发展,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学科素养,因此应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纵向与横向评价、多样性与灵活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授课过程中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做学生的启明灯,给予学生鼓励与关怀。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日常学习生活做到自律、自强,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评教与评学不可过于程序化,评价方法不能机械、死板、单一;在评价的过程中应遵循“容错原则”,不能一味地只看重结果,也要重视过程。

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的构成

在设计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时,应有一个既明确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建设规划,建设规划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发展特色,同时又能发挥高校优势。

普通本科高校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的构成应包含学生发展、高校建设、社会影响、质量保障等一级指标,包含思想品德发展、专业发展、实践发展、师资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专业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影响、社会评价、教学质量发展、教学质量改进等二级指标。

1.学生发展

(1)思想品德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学生的思想特征、价值取向和行为活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受个人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应具有健康的主体意识、健全的心智潜能及良好的道德动机,在学习生活中具有积极的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有较强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能力。

(2)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包括专业定位与目标、专业发展与特色及专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

专业定位与目标: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定位与目标应符合国家、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需要,并建立在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培养了解农林类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具备农林科学研究能力和掌握农林专业技术的创新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

专业发展与特色: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发展应与当地社会发展特色、高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规划相适应,达到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能力逐年提高和专业人才质量逐步上升的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农林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套系统化的逻辑思维体系;第二,通过实践实训为学生独立从事科学实验及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农林专业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3)实践发展

实践发展包括职业与技能获奖证书、实践与获奖经历及毕业论文(设计)三个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等。

职业与技能获奖证书:职业与技能获奖证书能彰显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实践能力,常见的职业与技能证书有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学校证书(奖学金证书、三好学生证书等)、发表论文或专利证书等,获取证书的人数需逐年呈现上升趋势或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实践创新与获奖经历:实践创新与获奖经历指学生在本科期间的科研实践创新经历与获奖情况,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挑战杯”大赛等活动。本专业年度参加科研项目或创新实践的学生人数不应低于某一界定数值。通过科研实践创新锻炼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研素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是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要求严格把控毕业论文质量,制订完善的毕业论文检查制度,使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持稳定,学术诚信得到保证。

2.学校建设

(1)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包括教师品德、教师队伍组成、教师学历、青年教师培养、创新科研成果及教师评价六个方面。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教师水平的高低会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一支品德优良、结构合理、能力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

教师品德:传统的美好品德是一名教师的必备素质,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师品德应看其是否热爱祖国、是否忠诚教育事业、是否有法纪意识、是否遵守社会公德、是否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等。

师资队伍组成:课程团队的组成结构包括教师职称结构与学生配置情况。其中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比例应达到要求比例;专业班级学生人数也应设置一定限制条件。

教师学历: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不得低于某一界定数值;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得低于界定比例。

青年教师培养:多途径培养优秀的、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每年至少选送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高校进修培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与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创新教科研成果:创新教科研成果是一个专业、一个院系、一所高校的专业研究与应用能力高低的具体体现。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创新教科研成果应对当地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教师获奖数量逐年增加或趋于稳定;本专业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承担过或正在承担国家级教科研项目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并获得过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省级教科研项目、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成果和奖励等具有普遍性。

教师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分别对每位专业课教师进行打分、评估;每年由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组建专业督学团队,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现场评估,及时了解并反馈教学信息,积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教学评价;经常开展教学讨论交流会,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教学条件建设

教学条件建设包括科研经费、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实践平台与基地及校企合作建设五个方面。

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预算应遵循国家相关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制订,使用过程应“透明化”。

教学设施:包括硬件教学设施与软件教学设施。教学设施应以学校实际教学规模与实际教学需求为依据进行建设,学校实验器具、教学一体机、学校教学环境及体育设备等教学设施均应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需求。

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所使用的各类自然条件和媒体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接纳人数为100人以上的实践基地与可接纳人数为50人以上的实验基地若干个。媒体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投影设备、图书馆文献资源(不少于若干个)、中国大学慕课、雨课堂等网络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齐全。

实践平台与基地:进行科研实践、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平台与场所,包括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设置三类实验室,分别为专业基础技能实验室、专业核心技能实验室及专业拓展技能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可利用农林类企业的展览厅或多功能厅,增加展板、多媒体等设备,使其具备授课与学习讨论功能。每位学生每年都至少要参与两次实践实习,并完成相应的实习报告。

校企合作建设:高校与农林企业共享信息、开展各类产学研融入活动,根据农林企业要求,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农林人才。高校负责学生的学习训练工作,使学生在企业锻炼专业技能,同时,校企相互配合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企业经常来校开展就业讲座,对学生进行定向培训,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在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的交替中培养企业所需的实用型农林人才。

(3)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包括专业排名、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生源质量四个方面。推进合作课程教学背景下的特色专业建设研究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也是专业建设的实质性内容。

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在“软科”等社会排名软件中的排名处于前列并趋于稳定或一直稳步提升。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具有针对性,应根据培养目标制订与开设专业课程,打造线上与线下特色精品课程,课程内容应紧紧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都应根据各方面信息的反馈而适当更新与调整课程的分配;近3年的每门课程的挂科率不得超过某一界定数值。

教学方法:专业应至少有3名专业带头人共同引导专业建设,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专业研讨会议,在实践与交流中不断完善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以新课程理论为基础,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教师应熟练掌握开放性、生成性及自主性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进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生源质量:生源质量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直接影响着高校发展。因此,高校各专业应具备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能及时更新课程教学设备,广泛传播学校专业文化,以达到吸引优质生源的目的,进而使得专业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4)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包括学校文化及专业文化两个方面。要培养大学生学农、爱农、懂农、兴农的情怀,就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离不开学校的文化氛围,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学校文化:这里的学校文化特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健康的学校文化可以展现学校精神与价值观,可以塑造好的精神风貌和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成立校园文化研究团队,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讲座传播校园文化,使得校园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专业文化:师生是否将专业建设质量作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直接决定了其是否有积极性与自觉性去认真实施专业建设标准,是否会创造性地超越专业建设标准,能否达到或超越教育质量目标。学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不断推进专业文化和优良学风建设,使潜心向学蔚然成风。

3.社会影响和社会评价

(1)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包括社会服务能力与技术应用成果两个方面。

社会服务能力:将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与知识社会化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资源,根据区域资源状况及企业类型,建立区域文化服务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等;专业应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每年组织一定次数的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个人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技术应用成果:科研创新成果经过发表后,能拓宽专业领域发展面;经过推广应用后,能实际服务于经济发展,在国内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2)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包括就业率及社会反响两个方面。

就业率:高校应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面,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正常毕业,年度就业率不得低于定量百分比。

社会反响:毕业生社会评价良好,为人诚实守信,工作能力出众,态度积极上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4.质量保障

(1)教学质量发展

教学质量发展包括教学质量要求、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及教学质量管理三个方面。

教学质量要求: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标准(或规范),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主要由学业成就标准、内容标准和机会标准构成。应具备完整实用的质量标准体系,并随着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及时更新和完善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效果,使教学效果达到相应要求,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与控制。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分析,找出和改进已有教学方案。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评价机制、设立专业管理团队、建立灵活的信息反馈体系,严格要求监控体系建设,圆满实现预期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2)教学质量改进

教学质量改进:指通过对每一个常规教学活动进行常态性的评估与评价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并通过全体学生的表现加以体现。做好教师引进工作,保证授课质量。

结  语

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与知识教育发展呈迅猛之势,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反复强调“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培养“一懂两爱”农业人才是地方农林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目前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必然要求,培养农林人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当下,我国农林业工作者收入较低,农林类基层人才较少,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林业,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重视农林人才培养,而农林类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建设能促使高校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与要求的农林人才。如果农林类专业是普通本科高校的院校精髓,那么国家级一流专业必定是高校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377216.html.

[2]Hongquan Liu,Chunling Chai,Chaofan Liu.The Role of Graduate Stud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s inTutor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 Research,2020,3(6):20-24.

[3]Manhong Li,Wei Zhang.Research Hotspots and Progress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CiteSpace and SPSS Quantita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Physics:Confe- rence Series,2021,1852(4).

[4]刘洪彬,王洪来,高爽.农业院校本科生生源质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以S大学57个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7,34(1):79-83.

[5]杨锦忠,高玉香,杜金哲,等.新农科背景下涉农类专业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路——以“作物栽培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38(1):37-42.

[6]倪焕敏,徐黎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标准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6):1-3.

[7]李欣旖,刘晶晶,闫志利,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经验[J].职教通讯,2018,34(3):6-11+19.

[8]陈锦宣,袁斓.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1):18-22.

[9]黄彬,陈毅华.应用型大学教学质量标准开发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2):4-8+52.

[10]王丽荣,武鹤,孙绪杰.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一流专业课程建设标准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8(5):18-19.

[11]赵一鹏.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30(2):138-141.

[12]彭宇文.“学达性天”与“实事求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回归[J].大学教育科学,2019,37(5):15-17.

[13]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39(11):4-12+17.

(张子怡、杨松杰: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