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传统素质教育模式单一、教育理念滞后、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文章以榆林学院为例,从秉持创新性高校素质教育理念,构建层级分明、体系完备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教育实践提升素质教育成效等方面探究了高校素质教育如何创新发展,以期能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素质教育  地域文化  融入  运用

引  言

现代高等教育在突出专业化的同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素质教育采取“一刀切”无差异化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僵化,缺乏创新意识,未能因地制宜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接地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素质教育的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为通识课程讲授,偏重于理论学习,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较少。大多数高校未组建素质教育师资团队,教材内容陈旧,特色不足,缺乏创新性,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浓,素质教育成效不理想。传统素质教育游离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未能与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形成有效衔接,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因而导致素质教育缺乏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榆林学院立足于地域文化,提出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构建特色素质教育模式新理念;构建层级分明、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课程体系;打造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特色素质教育模式,进而建立地域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良性发展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解决高校素质教育如何创新发展的问题,以期能为高等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借鉴。

构建创新性高校素质教育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如何推陈出新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在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素质教育如何有机融入其中?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如何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有机衔接?等等,这些已成为当下高校素质教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素质教育模式单一、教育理念滞后、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榆林学院积极转变教育思路,尝试将地域文化资源纳入素质教育体系,依托科研平台、重点学科、教学团队等开展陕北文化基础研究,科学地将陕北文化研究成果整合转化为素质教育资源;打造高水平陕北文化育人团队,通过开展多元化的陕北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多元文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学生认识脚下的土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使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方位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水平。

学校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在通识教育中引入地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全面盘活地域文化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邀请非遗专家、传承人等进校园演示和口传身授,近距离地向学生展现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内涵,进而促进陕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在学生参与文化实践活动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素质教育单一的授课模式,切实提升素质教育成效和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地域文化研究项目进行田野调查,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合理分工。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亲历项目研究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调查的能力,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近年来,榆林学院连续开展了陕北文化采风、陕北历史遗迹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陕北文史资料、非遗实物收集等活动,深入到榆林市12个县区调研,近千名学生参与其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2017年暑期,榆林学院十多名学生参与了河南大学民俗学考察调研活动,这一活动开阔了学生学术视野,加强了学生交流能力。如今学生在田野调查中收集的陕北民俗艺术作品及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等已颇为可观,为陕北文化研究积累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红色文化是陕北文化的重要底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榆林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开展“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赴陕北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怀与主动担当的责任感。在特色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充斥着浓郁的陕北文化元素,学生自发成立了“民俗文化调研实践团”“薪火传承社会实践团”等,且规模逐年扩大,每年组织活动20余次。学生讲坛围绕陕北文化开展一系列专题宣讲活动,如别出心裁地创作的“两学一做”系列国庆献礼剪纸作品,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显著增强,新闻学专业学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精心选取陕北文化题材并拍摄成微电影。素质教育课堂由校内延伸至校外,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真实体验,提升教育成效。榆林学院将季鸾公园作为素质教育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墓园祭拜、纪念馆参观、开学第一课、新闻学子宣誓等活动,在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陕北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建立层级分明、体系完备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是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的主阵地,其课程规划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高校素质教育应深入研究大学通识课程教育特征及其规律,从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编撰、课时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创建层级分明、体系完备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榆林学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陕北文化资源融入通识课程,构建了以一门“核心课程”为中心,若干“主干课程”为支撑、“延伸课程”为扩展的地方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聚焦于地域文化名人、代表性非遗项目及特色民间文化,与教师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相关联,力求挖掘独特的课程资源,以地域文化为载体开设特色鲜明的通识课程。

文化名人所承载的人文精神是地域文化的核心内容,将文化名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引领学生识其人观其行,进而领悟人生哲理,开拓高远的人生境界。在“柳青研究”通识课程中,将柳青文学与陕北地域文化相结合,系统梳理柳青生平、创作历程等,通过赏析《创业史》《种谷记》《狠透铁》等作品走进柳青的文学世界,引导学生学习柳青立足于黄土地探索中国农民道路、表达农民心声的精神。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陕北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立足地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课程特色主要为凸显地域文化,如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柳青为学习对象,课程接地气,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陕北文化氛围中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感受,进而提升学习成效。同时还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讲授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到柳青故居、柳青纪念馆、柳青生活工作过的吕家硷、沙家店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使学生在实践调研中印证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学术研究基本方法,在调研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课程以选修形式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自主选择课程,既可以深入研究柳青,又可以以此为切入口探究陕北文化特质。

方言不仅具有交际工具的属性,同时还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方言的文化特征是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在“陕北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通识课程中,从陕北方言特征入手,调查和分析陕北方言的语音、词汇特征等,尤其是陕北方言中极具地方特征的词,重点从分音词、地名词、历史词、古语词等方面考察方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重点讲述方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将陕北方言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方言及其形成历史,由此可以考证家乡方言中的字词,追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强,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语言现象、研究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先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化等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在突出地域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课程以陕北方言为研究本体,重点关注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方言与文化的研究思路适用于绝大多数方言区的研究,可以在地方高校素质教育中进行推广。

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要充分调研学生的关注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设计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入课程学习。《平凡的世界》长期稳居国内高校图书馆借阅榜前三,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十分巨大。路遥其人其文成为近年来的文化热点,被学界称为“路遥现象”。开设“路遥研究”课程正是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呼应,课程以作家成长中的陕北文化为切入口,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了黄土地孕育的优秀儿子路遥其人其文,带领学生走进路遥内心世界,探寻作家丰富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研究路遥的土地意识、苦难意识、农民气质、政治意识、自卑情结、个性心理……在充分了解路遥个性气质和精神特质的基础上,考察路遥如何把陕北民歌、陕北民俗、陕北方言等元素巧妙吸收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为自己的小说增添了不尽的艺术魅力。采用多维视角文本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路遥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感受文学艺术魅力,培养学生文学经典鉴赏能力。课程将路遥放在整个当代文学史的长河中,审视他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丰富和发展,凝练路遥精神的人生意义、文学意义和时代意义。路遥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魅力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资源,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及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将代表作家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是许多大学的通行做法,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区域文化的角度认识作家精神气质形式及其艺术投射,可以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多元化教育实践中提升素质教育成效

高校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创新思维,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实现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形成素质教育合力。高校素质教育要在“走出去”的同时“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等进校讲学、作报告,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学术思维。榆林学院围绕陕北文化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的高水平学术讲座,主讲人均为国内知名学者、专家,他们为学生奉上了一场场精神盛宴。学生在向专家、学者请教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萌发学术研究兴趣,初步学习用学术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了解学术研究。

在学校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安排学生参与会议组织的各个环节,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术研讨环节,组织学生旁听学习,在不同声音的对话中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如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4周年暨柳青诞辰10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中,处处有学生的身影,专家引导、合影拍照、资料发放、会场录音,等等,学生在会务工作中社会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聆听与会专家的发言也使学生受益颇多。

高校素质教育还可以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在学校的公共场域呈现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育人环境。榆林学院在教学楼、体育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悬挂陕北剪纸、布贴画、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打造独具特色的楼宇文化,营造浓郁的陕北文化育人氛围,使学生濡染在陕北乡土人文艺术氛围,充分发挥陕北文化育人功效。服务地方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在面向社会的文化普及、非遗调查活动中,带领学生参与其中,主动承担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榆林学院联合社科联向广大市民宣传榆林市代表性非遗项目,增强大众非遗保护意识,呼吁社会各界携手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在活动现场,学生不厌其烦地向市民介绍非遗项目,发放宣传材料,积极为公共文化事业贡献力量。在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陕北文化主题宣讲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的影响下立志成为地域文化传承人。

伴随着多元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近年来,榆林学院累计选修陕北文化课程的学生已达3000余人,本科毕业论文中涉及陕北文化的选题达1000余篇,学生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的陕北文化题材作品300余篇;在榆林学院教师主持的陕北文化研究项目中,3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从事基础调研工作。学术专著《陕北文化研究论丛》收录了榆林学院学生近年来从事陕北文化实践调研发表的论文、调查报告等成果,这也是地方院校素质教育成效的生动体现。榆林学院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成为陕北文化传承人,主动宣讲陕北文化,设计陕北文化创意产品,编纂地域文化主题校本教材,讲授本土文化课程,延续了榆林学院陕北文化育人传统。

教学相长,素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成长与反馈促使教师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素质教育理念。教师通过教改项目研究的方式,探讨地域文化与大学生精神成长间的关联,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育人经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究高校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可行性,在以研促教中革新素质教育理念。学生对优秀地域文化养分的汲取助力了自身的成长,榆林学院融合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特色素质教育,开拓了素质教育新路径。

结  语

高校素质教育要切实提升教育成效,必须深入钻研高等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思维,走因地制宜的教育发展之路。克服传统素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在高校素质教育实践中有机地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径,提出高校素质教育新理念。将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性地转化为素质教育资源,营造有特色、接地气的育人氛围,促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多元文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在高校素质教育实践中围绕地域文化资源,进一步优化通识课程规划,创建层级分明、重点突出、内容完备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课程内容与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相关联,挖掘独特的课程资源,开设特色鲜明的通识课程。学生在优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丰富精神世界;高校在多元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中促进本校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形成素质教育合力,大力提升素质教育成效。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培养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实现学术研究入门。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在服务地方的文化普及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肩负文化传承使命,做地域文化的传承人。素质教育的实践摸索也促使教师素质教育理念的及时更新与完善,在教改项目研究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究高校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不能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践行高校素质教育时代使命,勇于探索,大胆革新,培养更多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有能力、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眭依凡.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0(9):10-13.

[2]李孟,贾霍楷.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现状、问题及改革举措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0):26-30.

[3]赵四亮,李毅.浅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11-12.

[4]梁宏,翟民.素质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82-83.

[5]程欣悦,巩倩如.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素质教育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20(4):59.

[6]蔡文伯,赵彩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困境审视与制度创新[J].山东高等教育,2019,7(4):33-38.

[7]温克勤.《步出误区——素质教育理论与创造性实践》简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3):96.

[8]王茁,史春玲,郭衍宏,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的探析[J].科技视界,2020(34):25-26.

[9]李晓波.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76-89.

[10]赵作斌.重新认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72-74.

[11]肖笑飞,眭依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基础与质量——周远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及实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9):32-36.

[12]王海涛.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8(8):61-63.

[13]杨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素质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6-7.

[14]马陆亭,王静修.我国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学习周远清同志对素质教育思考和工作推动的体会[J].中国高教研究,2015(8):16-22.

[15]李晓波,于阳.试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传承与创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3-67.

(冯涛:榆林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