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陕西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内涵隽永,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深入挖掘陕西革命事件和党史人物,能够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牢固坚守。理想信念教育推动陕西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陕西红色文化蕴含的时代力量、执着力量、实践力量助推着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关键词]陕西红色文化  理想信念教育  关系探讨  进路构建

基金项目:“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21BKJGLX036),西安工程大学教改项目(编号:21SZKC02),陕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编号:SGH20Y1103)的阶段性成果。

引  言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切政党的生命所系,是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核心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对大学生而言,坚定的理想信念持续提供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深刻回答着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等问题,时刻校正着大学生的人生方向。

陕西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革命传统等红色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陕西的红色史实、红色人物、红色遗址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陕西红色文化是一本红色教科书,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宝库。因此,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特别是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内容,不仅是对思政课内容、形式、路径的创新,而且是对陕西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陕西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探讨

1.陕西红色文化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

根据陕西省开展革命遗址普查的结果,全省共有革命遗址2025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997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460处,革命领导人故居317处,烈士墓112处,纪念设施15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陕西红色文化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历史上看,陕西是响应辛亥革命最早的省份之一,是西北地区中共党、团组织建立最早的省份,延安更成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各敌后根据地战略总后方。秉承“用脚下的土地教育土地上的人”的理念,深入挖掘陕西革命事件和党史人物,全方位讲好陕西红色故事,能够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深刻理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牢固坚守。

2.理想信念教育推动陕西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陕西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需要理想信念教育。每一位革命先辈都是一座理想信念的丰碑,每一座革命遗址都是一个理想信念的标识,每一个红色史实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次探寻陕西红色文化都是一次信仰的传承。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陕西红色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更是推动陕西红色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的动力之一。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因此,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对三秦历史人物和革命先辈一次次伟大斗争的最好阐释,是新时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强心剂和定向标,是对陕西革命热情和精神的最好注解,是实现陕西省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器。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进路构建

1.以陕西红色文化蕴含的时代力量助推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映着特定阶段的历史烙印。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时代的社会关系,是理想最根本的土壤。理想作为陕西革命先辈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无数人凝聚成的精神现象。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深刻反映着革命先辈特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这些需求中蕴含着鲜明的时代力量。面对近代以来中国封闭落后、任人宰割的现状,陕西革命先辈确立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和崇高情怀。他们将个人理想与民族独立相结合,将个人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结合,扶危救困,唤醒民众,宣传组织陕西群众,抵抗当局欺压,积极开展抗租、抗债、抗捐、抗税等斗争。理想反映了特定时代陕西革命先辈的精神世界,更指明了特定时代前进的方向。随着革命之火不断燎原,陕西革命先辈对国家现状、地方状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革命理想高于天,也越来越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为此,即使面对反动势力的打击迫害,他们也矢志不渝坚守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团的一大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亮出了社会主义的鲜明旗帜,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心中点亮理想之灯、发出信念之光。在青年的百年斗争发展历程中,共产主义理想始终散发着耀眼光芒,引领广大学生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在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中展现出敢于拼搏、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在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展现出敢闯敢干、引领风尚的精神风貌,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这些精神风貌也是陕西革命先辈百年奋斗的真实写照。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从陕西红色文化中汲取时代力量,认清时代特征,顺应时代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提高陕西红色文化的传播度和针对性。

首先,要认清所处的时代。从国际角度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如火如荼,以科技为代表,各类高新技术不断出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越来越快,产业垄断趋势越来越突出;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各个大国的战略定位和战术运用越来越呈现出自主、强势等特点,大国之间合作低于竞争,国际规则、国际秩序深度重塑;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流行加速了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调整。从国内角度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中国正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已经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其次,继承陕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自觉承担肩负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革命年代,革命先辈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革命先辈保家卫国,艰苦奋斗;在改革开放年代,革命先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如今我国进入新的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各个历史时期无数革命先辈的重托,更要从陕西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进力量,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接班人。

2.以陕西红色文化蕴含的执着力量助推大学生的德才兼备

一个人形成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为目标奋斗不息,表现在精神上是高度集中,表现在态度上是热情洋溢,表现在行为上是持之以恒。在革命时期,这样的陕西人物灿若星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渭南的王尚德。

王尚德出生于1891年。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道,1918年他奔赴辛亥革命发祥地武昌,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加入进步青年社团——利群书社。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回到家乡陕西,创办赤水职业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1925年,他成为中共党员。1926年奔赴黄埔军校,在政治部宣传科工作。1927年春,他回到西安,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后被任命为印刷局局长,他出版了大量马列著作和进步报刊。大革命失败后,在崇凝、高塘地区创建苏维埃,开展兵运工作。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失败后被捕,后被党组织救出。1933年在渭南筹建赤水农业职业中学,他立志要办成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式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向抗大学习。他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科学作为语文教学内容,将延安发行的书刊作为教材,包括《论持久战》《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等,并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新青年》《中国青年》《向导》等作为大学生的课外读物。1938年,日寇逼近潼关,他又开设军事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1941年,王尚德被胡宗南逮捕入狱,在四年的牢狱生涯中,他以崇高的气节和忠于革命的信念坚贞不屈,坚持斗争,直至1945年被保释出狱。但是,1946年8月,仍然被特务杀害。

王尚德的一生对陕西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农民运动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被评为“为坚持真理坚持正义而死,虽死犹荣”“献身民主”,人们对他崇高革命品质的褒奖不绝于耳。纵观王尚德的一生,他在青年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纵然力量微弱,身陷囹圄,他却坚贞不屈,不改信仰,对党无限忠诚。他以学校为阵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有为人才。他一生从事党的地下斗争,面对险恶环境,以多种形式保护党的组织和革命火种,最大限度为党组织作贡献,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执着和坚定信仰是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德才兼备品质的基本条件。

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大学生努力修炼德才兼备的品质,首先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全面加强道德修养,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学会自立、感恩、助人,坚守真理,坚持正义,学会自省、自律、慎言、慎行,学会识大体、顾大局、树形象,用自身道德品质带动周围同学,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其次是全面深入学习各种知识,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形成良好习惯,筑牢知识根基,积蓄知识力量,紧随科技前沿,练就扎实本领,做到学用结合,取得优异成绩。无论是道德修养的提升还是文化知识学习,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炼意志的过程,总会面对各种困难局面。新时代大学生都要像革命先辈那样,赓续红色血脉,始终有不服输、不屈服、不投降的执着精神,坚守自己的理想,执着自己的信念,不随风摇摆,不投机钻营,向着德才兼备的目标不断前进。总之,大学生要争做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有为青年,争做有知识、懂专业、锐意进取的改革先锋,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时代青年。

3.以陕西红色文化蕴含的实践力量助推大学生的知行合一

陕西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承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精神理念。理想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不是思想认识问题。一切思想、一切精神只能从实践中来,并且还要回到实践中去,经历实践的检验。陕西革命先辈对理想的追求从未停歇,这种追求并非停留在意识阶段,其集中体现是一次次武装革命的实践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西大地爆发了多次武装起义,清涧起义、渭华起义、旬邑起义、两当兵变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当兵变。

1932年4月间,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警备师三旅二团一营驻防在陕甘交界的两当、凤县境内。中共陕西省委指派在该部秘密搞兵运工作的中共党员习仲勋、李特生、吕剑人等,在该营党委和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刘林圃的领导和指挥下,率全营党员干部及二百多名官兵举行武装起义,顺利地完成省委指示的第一步任务后,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准备与陕北刘志丹部会合。因为这次武装兵变发生在甘肃陇南东部的两当县,所以,人们把这一历史事件称为“两当兵变”。

两当兵变是在中共陕西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为了壮大革命队伍而进行的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西北地区较早的起义之一,也是甘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积累了宝贵的武装斗争经验。一是充分利用了全国全省革命武装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兵变的时机成熟,兵变的时间、地点适宜,说明我党组织兵运工作的斗争经验不断丰富。二是成功壮大了革命队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鼓舞了革命斗争。三是未能实现同陕北红军会师的计划,除了当时敌人势力强大、我方力量弱小等客观因素外,还有缺乏经验、指挥失误等主观原因。四是两当兵变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激发出的革命理想、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斗争意志却更加坚定,我们党吸取了失败教训,继续为革命事业和崇高理想进行不屈的斗争实践。营党委书记习仲勋在兵变失败后回到家乡富平县,后与刘志丹、谢子长等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保留了根据地;李特生经党组织安排,继续在兰州做党的地下工作;刘林圃被捕后被国民党杀害;刘剑人、许天洁被捕入狱,坚持斗争到“西安事变”后才出狱。

担当就是责任,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陕西红色文化中那些为了革命理想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力量源泉。在传承和弘扬陕西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要做到以知导行、知行并进。

首先是以知导行。一是形成正确认知。大学生应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掌握陕西红色文化内容,了解陕西红色史实、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等,做到现象和本质、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形成对陕西红色文化的正确认知。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大学生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从五四运动的青年呐喊,新中国成立的青年力量,到改革开放的青年风采和新时代的青年光芒,当代青年已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重任在肩,用奋斗和汗水让青春发光。二是以正确的认知指导大学生的理想实践。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推动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的实践行为,提升大学生对陕西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做到以知导行、学有所行。

其次是知行并进。知是行的引导,行是知的反映,两者互相推动,才能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可以甄别、筛选不同文化的功能。坚持党的领导是大学生立身之本,党号召全国人民为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今天的大学生必须用自身担当来回应;坚守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政治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一致追求,今天的大学生必须用自身责任来回应;投身民族复兴是大学生的奋进之力,这种力量已经推动青年群体奋斗了上百年,今天的大学生必须用自身行动来回应;扎根广大学生是理想信念的活力之源,这种活力连接了青年之心和国家之心,今天的青年必须用自身情感来回应。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朝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大学生,民族的未来在大学生。大学生在继承弘扬陕西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坚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观念、法治素养的提升,完善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培养知行转化的能力,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最终推动大学生的理想实践。大学生的理想实践可以反过来验证陕西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动对陕西红色文化认知的深化。陕西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实践在知与行上相互推动,螺旋上升,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担当尽责是大学生持久奋斗的先锋力量,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力量保障。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成为胸怀坦荡、不谋私利、不怕困难、脚踏实地、具有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先锋分子。

结  语

陕西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内涵隽永,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深入挖掘陕西红色文化的内容,不断提升陕西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持续推动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41-42,43.

[2]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西省革命遗址通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王艳景: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闫亦凡: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