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阐述了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思想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探索构建符合公路交通行业特色的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理论。依据课程思政建设原则和基本方法,创建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体系。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建立模块化的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资源库。利用课程资源库,通过实践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及思政教师队伍,健全思政教学的“教”和“学”两方面的考核评估机制,探索与考核评估相匹配的非学历思政教育组织管理机制,推动公路交通行业专业课程和思想教育的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质量。

[关键词]行业  非学历教育  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实践(项目编号:21JG002)。

前  言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培训不仅要确保学员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等能得到稳步提升,而且还要重视学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思政课教师应在学员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和养成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培育作用。

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当下的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而科学地融入专业课程,以对学员的思想行为、办事方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等融入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以形成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的基础。

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有如下特点:一是非学历教育的培训周期远低于学历教育,因而难以开展系统而全面的课程思政教学,而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开展高度凝练的课程思政教学。二是公路交通行业培训课程的设置与培训对象需求高度匹配,相较于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专业课程分得比较细,因而课程思政的设置也要更加精细化。三是公路交通行业培训的对象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了,他们对纯粹理论灌输式的传统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接受度普遍偏低。

综上,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不仅要将思政基础理论融入专业教育,还必须将时事思政教育、综合素质思政教育、行业专业特点与具体课程内容进行融合,科学而合理地设置相应的思政课程,同时对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改造和融合,以构建出高度凝练、核心突出、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充分融合的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如今,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意义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同,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统一的指导思想缺失,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课程思政实践中出现简单机械地将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相加,在授课过程中生硬地植入思政内容,导致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两张皮。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是以专业教学活动为中心,充分整理与发掘公路交通行业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要素,然后将思政内容要素科学而合理地融入专业教学,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以有效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功效。

二是课程思政素材积累不足。当下的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课程教材中思政要素储备不足,导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难达到课程思政的一些要求。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忽视课程思政建设而造成的专业课程思政素材积累不足,一方面是缺乏既有思政授课经验又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课程思政教学流于形式化的问题较为突出,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要想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创新,亟须进一步充实专业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三是教学评价体系亟须完善。当下非学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以专业成绩为主导,测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专业知识。而这种以专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已无法适应以思政教育为主导的教学评价,长期以专业成绩论英雄的考评手段使得教师、学生逐渐形成思政教育只是选修内容的观念。

四是体系化的课程思政缺失。当下思政课程多是基于教学过程自然形成的,有很强的教育工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这就亟须建设完整的、体系化的课程思政,并且这个体系应包括课程思政素材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机制等。

五是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时短,没时间开展系统的课程思政,这就需要构建出适合实际教育教学需要的课程思政机制,以确保在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活动中有足够的时间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融入合适的思政内容。

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现今的青年人大多是在互联网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手机就是他们的世界,通过手机他们能够快速地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打开个人认识问题的思路,促进个人的发展。然而,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人图谋不轨地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覆盖广的特点,打着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幌子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进而冲击我国的主流价值观,破坏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抓手,培育学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积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方式载体,引导学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课程思政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以更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办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融合,发挥学校所有课程育人树人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教育体系,深入挖掘各课程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资源,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渠道,最终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思政体系。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作为社会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强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共识,从而迸发出强烈的行动意识,勇于担当、主动担当、善于担当。只有把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开启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局面。

2.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课程思政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思政能更好地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优良教学传统,且有助于学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课程思政能够起到协同育人的教育作用,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是通过不同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的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融合,以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再次,课程思政这种教育教学方法是对教书育人教学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是响应素质教育的最佳表现,是构建系统而完善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课程思政改变了教育结构,做到了知识传导、价值培养和能力开发的多元统一,将教学与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培养相结合,真正触及了学员的社交、生活、学习及实践等,然后通过方向性的引导促进学员思想政治素养的快速提升。最后,课程思政是思想上的升华和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繁荣和变革,必须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促使学员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而课程思政就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现代各种思潮观念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学生建立起坚固而健康的思想堡垒,鼓励学生在积极创新思维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抵御各种错误思想言论,进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中学员的特点:一是单一行业学员的总体学习需求统一,但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是学员所要接受的培训课程专业跨度比较大。大多数学员都存在着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针对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中学员的这些特点,在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中采用模块化建设思想,是更快地构建好课程思政体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首先是模块化的课程思政建设是建立在对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专业应用型人才、技能实干型人才三类培训对象需求的深入分析之上的,其符合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中学员的需要,并形成了覆盖基础思政、通识思政和行业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资源库,同时积极探索各模块课程资源有效融合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与需求相匹配的培训方案设计机制,特别是总结出了各模块课程的占比。

其次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应用于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之中,使思政教学在形式上更加符合学习者的特点,且重点探索了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以期能有效地降低思政教育的“突兀”感和“割裂”感,进一步增强学员的接受度。

最后是构建符合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的思政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在充分体现优秀思政教师劳动价值的同时,正确引导教师有效提升思政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克服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单位普遍缺乏固定师资队伍的困难,打造一支满足新时代课程思政要求的师资力量。

1.模块化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基础上,遵循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体系的特点及客观规律,构建时事思政课程内容、素质教育课程思政内容、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等三个模块化的思政教学课程库,建立菜单式培训方案,通过对标教学需求,按需匹配和三个模块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融合形成培训教学方案,实现面向培训对象的“一班一案”的思政课程供给模式。

时事思政课程内容模块建设以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为指导思想,遵循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需求特征,结合现有的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中共中央全会会议精神课程、红色教育课程等四类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思政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以形成时事思政课程理论素材库。

素质教育课程思政内容模块建设中对现有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的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分析、丝绸之路与中国人的精神、新形势法治政府建设及中高级公职人员职业法律风险防控、人文修养与心理调适、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等54门次综合素养课程内容进行了解构,提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优良传统文化、个人道德修养五方面的思政教学素材,构建形成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通识性思政教学素材库。

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建设针对现有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的269门次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解构,提取出了公路交通在道路、桥梁、隧道三大学科领域的新中国交通行业创业史、新中国交通行业爱国专家事迹、新中国交通行业重大工程、新中国交通行业重要技术创新历程、历史典故等方面的思政教学素材,编纂形成专业课程领域内的“四个自信”“科技创新”“家国情怀”“探索发展”等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的专业课思政教学素材库。

菜单式培训方案构建机制建设是通过对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需求的具体调研之后,形成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专业应用型人才、技能实干型人才等的教育需求和特征。为匹配三类需求,调配形成了由不同科目构成及不同的课时比例的思政课程。搭建了含有思政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素质教育的多层次相互支撑的行业非学历思政教学课程体系。对高精尖复合型人才,拟提供素质教育课程思政为主、专业课程思政和时事思政课程内容为辅的培训方案;对专业应用型人才,拟提供专业课程思政和素质教育课程思政为主、时事思政课程内容为辅的培训方案;对技能实干型人才需求,拟提供时事思政课程内容、专业课程思政、素质教育课程思政均衡的培训方案,以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课程思政要求的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评价体系。

鉴于目前的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因而应积极从组织建设、保障机制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地重新构建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体系,而其中的评价体系建设是确保新时代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

2.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完善措施

完善现有案例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将思政教学融入课程讲解、课堂提问、课中讨论、课后考试环节之中,做到教学环节全覆盖。同时增加情景模拟教学,制作思政教学内容所需的课件,编制教学授课大纲,通过视频影像等再现教学内容中的历史场景、经历等情景表象内容,增加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发展互联网+教育,通过“慕课”“微课”“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以有效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问题。

建立课前预习、课后交流的思政教学方式,研制出具体的课前思政导学提纲、课间专题问答题集、课后总结回顾案例集、学员感悟交流话题集、延伸阅览材料等教学资源,由非学历教学培训班负责人具体承担组织开展课前导学、课间问答、课后交流、发放延伸阅读材料等多形式的课下思政教学。

加强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与红色教育基地等思政实践教学平台的合作关系,通过组织学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促进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参观交通历史博物馆等加强学员的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以及通过观摩产学研教育实践、工程现场和高端实验室等增强对学员行业爱国情怀的熏陶。

3.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参照本科全日制教学质量评估管理要求,完善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制,具体如下所述。

一是需求调研机制。在每期次非学历教育项目培训方案设计阶段,调研学员的相关需求,做好模块化培训方案设计工作。

二是教学考核机制。在每期次非学历教育项目课间的课后开展思政教学专题考试,所得考分在学员结业的总成绩中占比达到30%至40%之间,并采用撰写心得体会、培训感悟等形式专门开展思政学习基础和通识考察。

三是教学满意度调研评价机制。在每期次非学历教育项目教学任务结束后调研学员的思政学习满意度,具体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等方面。

四是教师激励和动态遴选机制。推动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思政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对不适合思政教育的教师予以重新妥善安排处理。

五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动态完善机制。在每期次非学历教育项目结束后开展复盘总结,针对需求调研、教学考核、满意度调研、积极措施四个方面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不断深入探析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同时要注重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结  语

公路交通行业非学历教育应将思政教育理论知识、价值观及精神倡导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积极地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教育理念;教师要润物细无声地在专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和提升学员的政治思想和综合素质;学校应不断地丰富思政教学素材,并积极加强具有优秀课程思政素养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科学而完善的评价体系满足课程思政教育需求,不断拓宽课程思政范围。

参考文献:

[1]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2):101-103.

[2]梁焰.“课程思政”在理工科课程中的实践研究:以FPGA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4):159-161.

[3]吴疏影.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中的教学探索——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祖国,2020,286(2):141-142.

[4]廖锌超,钟雅,崔茜.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探索[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2020.

(李莹、张懿凡、王亚琼:长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