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练,1966年生,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冰芯气候环境记录、冰川水资源和全球变化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现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国际冰川学会理事。参编专著1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40余篇,主持完成20余项科研项目。该同志自工作以来,一直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其领衔的教学团队申报的《自然地理学方法》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要事迹如下: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尝试将科研与教学团队相融合,聚焦学科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程,强调要以案例、自身经历、国家需求、科技前沿为主,让学生产生共鸣。结合地理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方法和逻辑讲授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带领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研相长,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理想信念坚定+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多次作为教师代表在学生开学、毕业典礼中发表讲话,引导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知识做好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享受快乐人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向全校学生作了题为“南极归来话南极”的主题科普报告,传递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科学报国、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功能。坚持“以生为本”,针对小班授课的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注重价值塑造。按照“专业化、学术化、国际化”三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采用中英双语授课方式,聚焦地表过程各个圈层,重视“水-土-气-生-人”相互作用,系统讲解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树立区域相互联系、圈层相互作用、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学会利用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地理学问题;践行“两山”理论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观念。

3.构建教研融合学科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初步建成了一支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科技创新团队,获批了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其领衔的团队成员长期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等开展研究,有着多年的研究积累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课程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问题,及时向学生传播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结合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等方面承担的研究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相关领域的重大进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时代使命感。

4.真诚践行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研究感召力和吸引力。热爱讲台,敬畏讲台,为了讲好每一堂课,认真备课,刻苦钻研,言传身教,从不懈怠。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其尽快熟悉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方法。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注重价值塑造,实现课程思政与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机衔接,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目标的紧密结合。对团队成员定期开展思想政治轮训,使其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