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传薪火,三代兴教育英才
作者:吴洋
发布时间:2022-07-22 14:55:21 来源:西安邮电大学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振兴的基石,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高等教育又是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我有幸生活在一个三代从事高等教育的家庭,感到十分荣幸和欣慰。
一、追忆峥嵘岁月、书写红色教育
我的外公袁世海1933年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红25军等部队服役25年之久。1958年,外公转业到西北大学,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近20年,他将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
我的外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多次参加战斗,英勇顽强,屡建战功,多次获得嘉奖。1942年,在一次战斗中他失去左腿,负伤致残,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他负伤致残后,身残志更坚,曾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成绩突出,荣获“劳动英雄模范”称号。2019年第十一期《百年潮》杂志中的“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一文中曾写道:“一条腿的袁世海同志在刮大风时,负责同志和医生嘱咐他快休息,他笑着回绝说:‘陕北刮风是常事,刮风就休息,要谁来生产呢?’”。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他艰苦奋斗,再立新功,曾立大功一次,小功多次,荣获西北野战军后勤卫生部一等模范、兰州军区“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的称号和奖励。当时,按照外公的干部级别和革命经历,组织上本要安排他去部队荣军疗养院休养一生,但外爷坚持将自己的余热奉献给社会、投身到高等教育事业中。
我的外公到西北大学工作后,继承革命年代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不居功、不自傲,他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尽快熟悉学校的教育工作,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惊人的毅力克服自身的困难,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别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心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次为西安市各单位、各学校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只要有单位邀请他外出作报告,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推脱回绝,从不接受任何费用和纪念品,在当时,年逾七旬的他依然坚守宣讲阵地,义务为下一代讲授党史国史,传播党的红色革命传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革命接班人和祖国建设者做出了积极贡献。
外公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公与私的问题上,识大体、顾大局、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在物质生活待遇方面,从不向组织伸手或提出任何要求。例如,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作为西北大学唯一的一位革命老红军,他的工资待遇相对较高,他主动向组织提出要求,降低自己的工资待遇。那时他的外出可以享受学校专车待遇,但他从不私自用车,并要求家人不得以他的名义向学校要车用车。听母亲说,有一次舅舅因急事用了一次车,外爷得知后大发雷霆,狠狠批评了舅舅,让舅舅马上把车费补交给学校。按照外爷当时的级别和待遇,那时学校可以免费为家里安装电话,但外爷谢绝了,他说“有什么事情就在上班时解决,没必要浪费国家资产。”他总说,咱们国家还很困难,我们要为国家和学校节约不必要的开支。
外公的一生为人正直、待人诚恳、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的事迹感动着他周围的每一位师生。他去世时,当时曾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和习仲勋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中央军委专门发来唁电、送来花圈,以示悼念。我的外爷始终秉持“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矢志不渝、教育报国”的信念,将生命的光和热全部播撒在他深爱的土地上。
二、为人师表三十载、红色家风续前行
我的父亲1979年从部队回到西安,一直在陕西师范大学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达35年之久,直到工作退休。三十多年来,他主要从事新闻传播与电影电视编导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拍摄实践经验。在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几十年生涯中,他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特等奖以及多项厅局级、校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他数十年如一日,积极承担教学工作,先后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广播电视新闻》、《电视教材编剧与导演》、《影视美学》等十多门课程。他刻苦钻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内容能及时反映时代科学与专业学科的新成就、新动向、新潮流,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在技术工作方面,由他编导制作完成的电视节目近300部(集)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各省市电视台播出,近200部(集)电视节目被中央音像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他还拍摄制作了一批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电视教材以及各类专题片、宣传片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的父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几天几夜都在单位编辑室、演播室赶制节目不回家,他还经常带领摄制组和学生在外拍摄节目。听母亲讲,当她怀我九个月之久时,父亲还在外地带领摄制组采风、赶制节目,无暇照顾家人。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刚刚起步,国家要求制作一批优秀的电视教材,要通过卫星向全国播放,这是我国第一次通过租借国外卫星向全国播放教育节目,当时在全国高校中只选中了四所院校作为示范试点,西北地区只有陕西师范大学一所院校,共承担100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视教材录制任务。我的父亲与另外两位老师承担编导与制作的重任,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特殊任务,他首先提出要打破以往只是教师坐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他说如果能让作者自己亲自讲述当时创作的动机与经历,一定会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但是,当时要想找到这么多的著名作家,并请他们出镜讲述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实现。我的父亲知难而上,他亲自奔赴北京,待了近两个月,想尽办法终于采访到了当时健在的一些现当代文学界泰斗式人物,如:巴金、夏衍、冰心、丁玲、艾青、臧克家等,还采访到了郭沫若、矛盾、老舍等人的遗属,以及十几位现当代文学作家,他将这些珍贵的资料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与形式大为增色。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受到教育部表彰,当时北京高校的不少教师看完后,大加赞誉,他们说:“自己在北京教了一辈子现当代文学,还没有见过这些作家的尊容相貌,这个教材让我们大开眼界,制作的太好了!”《中国卫星教育二十年纪要》中还专门写到我父亲在《中国电化教育》上发表的论文和制作的教材,可以说我的父亲为中国卫星教育事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的父亲入党至今已近50年,他为人正直、胸怀坦荡、谦虚谨慎、做人低调,从不计较个人的恩怨与得失,在教学中,严谨负责,即便是上过多次的课程,每一次他都认真备课,充实内容,及时将当前学科的新观点、新知识、新理论以及他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在教学内容中,深受学生的赞誉和欢迎。他对学生关爱备至、视如儿女,记得我还在上中学时,他所带的新闻专业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急的直哭,当我父亲得知这个学生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优异,他主动找到他当年的大学老师,请他为这位学生帮忙,最后终于将这位学生安排在了渭南师范学院工作。在这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多次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学生们感恩备至。
在数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的父亲养成了博识穷理、敬业求进的良好习惯,他不仅为学生传授专业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如何学做人、学做事,教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不负韶华,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传承教育薪火、绽放青春芳华
如今,我也站在了高等教育的三尺讲台,接过了父辈两代手中的接力棒,踔厉奋发、赓续前行,为培养祖国建设有用人才继续奋斗。我毕业于被誉为“西部红烛”、“教师的摇篮”的陕西师范大学,大学时期是学院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员,我不会忘记父辈们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以身示范的教师职业道德一直鼓舞着我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2007年本科毕业后,我便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当年仅有22岁的我面对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莘莘学子,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也很兴奋,也许是继承了父辈们的优良传统,也许是耳濡目染,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我很快便以全部热情投入到高校的工作中,面对来自五湖西海的学子们,我从学习、生活各方面都会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和帮助。记得有一次一位林学院的学生想考雅思出国留学,几乎每天都会向我请教学习英语的方法,由于她的英语基础弱,家庭条件也不好,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非常迷茫,在留学的道路上也是左右摇摆,但我依然能看见她眼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我开始经常找她谈心,并发邮件鼓励她,让她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坚持下去,还专门回到西安(西农大位于杨凌)把自己当年买的上千元的雅思考试资料带回来全部送给了她,希望她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第二年,当得知她以优益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如愿走进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时候,我激动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用微薄的力量实现了一名普通学子的梦想,让她在自己的求学道路上开启了崭新的一页,回想起这一年多对她每一次的陪伴和指导都是值得的,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充满自信、更加坚定。用无私的爱润泽学生的心灵、打造学生的理想信念是我的座右铭,这也是我今后在高校工作十余年间的信念和目标。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的十多年间,我不仅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给我的学生们,我还积极撰写相关文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工作第二年就获得全校优秀宣传个人。2011年,由于自身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表现,通过学校和教育部选拔,我被选派至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工作,当年我也是西部地区高校唯一的一位女教师被借调至北京,开启了自己全新的工作征程。在教育部的借调工作中,我不忘初心,坚守信念,面对全国各大高校、各类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都是悉心解答,经常加班到深夜。国家决定在我借调工作结束后公派我出国留学,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但我知道这一出国也许是一两年、三四年,我将阔别我热爱的教育事业,离开我热爱的学生们,最终,我毅然选择回到杨凌,回到我曾经奋斗过的学校,回到我的学生身边,继续从事我热爱的高等教育事业。虽然在当时我没有飞得更高更远,但在教育部工作的经历却赋予了我丰满的羽翼,为我回到学校继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奋斗的道路永无止境,勤学的信念永驻我心。在西北农大的工作中,我始终不忘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我意识到,教师用自己的品格感染着学生,同样,学生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当时已经30多岁的我在工作之余依然不忘给自己充电,在32岁那一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回母校陕西师范大学,开启了自己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并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业。在回到母校的日子中,我依然不忘自己热爱的教学事业,主动承担起学校大学英语的课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接手的第一个特殊班级,这个班所有学生均来自祖国的边疆地区,全部都是少数民族,不仅性格顽皮、难以管理,最重要的是他们平时都说自己民族的方言,连汉语都讲的不流利,何况英语的学习呢?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我知难而进,不仅专门为他们收集资料进行讲解,还在晚上给他们补课,增开不同英语语言文化的课程,提升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大幅提升,我还和这些可爱的少数民族生成为了朋友。如今,他们当中有人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担任外贸、文化工作的翻译,成为了传递中外文化的使者,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如今,我成为西安邮电大学的一名教师,在高等教育的事业中我已经奋斗了15个春秋,我用自己这些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在学校工作的第一年就获得学院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第一名,多门课程获得学生匿名评教好评,入职以来还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关怀备至,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创业创新大赛,担任学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挥汗如雨的耕耘是累累硕果的前奏,马不停蹄的前行是柳暗花明的序曲,这些成绩不仅来源于自身在高校工作的锤炼与沉淀,也来源于父辈的谆谆教诲,来源于自己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的信念。
三代兴教育英才、红色家风续前行。赓续父辈的革命奋斗精神、传承他们的红色意志风范是我今后的使命与担当,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的精神力量将鼓舞着我在三尺讲台上继续挥洒青春、无私奉献,他们的教育信仰会永远激励着我在未来道路上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精彩的人生,奏响教育事业的绚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