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初心永传承 世家风范恒流芳
作者:李栋
发布时间:2022-07-22 10:20:09 来源: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李栋同志,49岁,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电气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入库专家,曾任陕西省第十届青联委员。他出身于教师世家,继承和发扬了优良的家风,始终热爱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坚定,有牢固的“四个意识”,能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素质过硬,2006获“西安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先后担任原西安铁路运输职工大学教师、基础部主任、实验中心主任、教务处主任,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交通运输系党总支书记、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务,既有一线教师、职能处室的工作经历,也有教学院部党、政工作的历炼,在不同的岗位都做出了突出的工作业绩。
一、杏坛三代,三代忠诚恒弥坚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是李重十、李智森、李栋三代人共同坚守的初心与使命。
李栋同志的爷爷李重十先生,生前是河南省中牟农业学校(现河南省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他1941年在于右任先生创建的国立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河南省灵宝师范、河南省陕县棉校、中牟农校任教,从事教育工作50年,一生秉承西农“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理念,恪守“诚朴勇毅”的校训,坚守爱国、爱党、爱教育的情怀,为河南省的农业教育事业奉献了终生。改革开放后,他迎来了政治上的解放和事业上的春天,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成材倾心传授、热心指导,对科学技术精益求精,具有极高的学术和社会威望。1985年他加入九三学社,1982年至1987年任河南省中牟县政协副主席,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为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积极献言献策,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农村进行农业技术科普,指导农民增产增收;同时积极发挥侨眷侨属的统战作用,多次邀请在台亲属或同学、朋友回大陆探亲,感受祖国日新月异面貌,为祖国统一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还多次邀请在美国大学任教的亲属回国讲学,打开视野看世界,提高国内的科研水平。1989年12月被国务院侨办、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1991年享受厅级待遇离休。他一生胸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身处逆境时他从不对社会抱怨、从不向晚辈诉苦,顺境时他总是谈泊名利、心怀感恩、谦虚谨慎,他的高风亮节为子女和晚辈树立了忠诚的榜样和师德的楷模。
李栋同志的父亲李智森同志,1966年毕业于河南省新乡师范学院(现河南师范大学),虽因家庭出身被分配至偏远的山西五台县槐荫中学任教,他安心扎根山区的农村中学,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和环境的不适,但他仍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潜心钻研业务、教书育人上,还发挥特长为学校写宣传标语、画宣传画、训练全县中学生田径队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十多年,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焕发了工作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学校的宿舍就是他辅导的场所,一家人吃饭的片刻也会是答疑的时间,只为教给农村孩子们改变命运的知识,与学生们的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友谊,多年之后他重回当年工作、生活的地方,听到消息的几届学生成群结对自发前来探望,和老师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那些感人的画面也深深地印在李栋同志青春的心灵中。1982年他调回河南,在中石油管道局第三公司子弟中学任教,从教高中学生变为教初中学生,他深入分析初中学生心理、智力特点,因材施教,课堂教学精彩有趣,擅于启发和激励学生,深受学生的喜爱,1986届学生陈勇胜如今事业有成,回忆起初中时的学习生活,仍清楚地记得当年一次物理小测验的满分和李老师的表扬,让他一下子有了学习的自信和动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功。2021年,举国同庆党的百年华诞,他深情地对子女们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年轻时因为家庭出身不能入党,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栋同志继承了爷爷和父母亲二代人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1993年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工作中能够虚心学习,刻苦钻研,1996年,教龄仅三年的他被学校推荐参加原铁道部郑州铁路局教师练功比武活动并荣获三等奖,从一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他为人坦诚正直,工作脚踏实地、作风求真务实,敢于担当,担任交通运输系党总支书记期间,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坚持深入学生宿舍、教室开展工作,坚持用平等的交流、质朴的语言、时代感强的文字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真诚关心学生成长进步,主动开拓用人单位,努力解决女生就业难问题,深受广大学生爱戴,很多毕业生仍清晰的记得李栋书记在毕业典礼上风趣幽默的谆谆教诲,2014年荣获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7年4月,学校党委经过慎重考量,任命他担任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当时的电气工程学院情况复杂,教职工士气消沉,人心涣散。他临危受命,面对岗位不挑剔、面对困难不推诿,面对责任不放松,面对复杂局面多思考,发挥自己既有教学管理经验,又有院部党建学生工作经历的优势,真诚与教职工深入谈心,化解各种矛盾,团结和凝聚教职工队伍,深入思考、谋划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迅速扭转了电气工程学院工作被动局面,各项工作逐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李栋同志作风朴实、正派,干净清白做人,群众基础好,连续多年考核均为“优秀”格次,在领导和同事们心中树立了“担当作为好干部”的良好形象和口碑,2019年被西安市委组织部选调参加了“西安市19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二、言传身教,优良家风永传承
李栋同志爷孙三代人、三代教师,尽管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和鲜明个性,但从爷爷、父母身上形成的“乐观向上、正直善良、踏实谦虚、爱岗敬业、严谨认真”的优良家风一代代传承下来,并助历久弥新。
李重十先生在教学一线工作到75岁高龄,他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师培养等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对专业技术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80年代中期,他主编《蔬菜栽培学》教材,里面有许多插图,为节省编写成本、确保质量,他特意请有良好绘画功底的儿子李智森协助绘制,尽管视力不好,他都要拿着放大镜对每一张插图认真仔细审阅,哪怕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细节不正确,都会要求重新绘制,绝不让一张有问题的插图进入教材;教材的文稿由李栋的父母协助抄写,他要反复多次校对无误后才交出版社,有一个错别字出现就要重新抄写,这本教材出版后,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并被广泛使用。
李栋同志的父母亲均为教师,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养成正确的“三观”、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态度,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子女的成长之路。从小学到初中,每天早上父母都带着他和妹妹一起跑步、锻炼身体,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他们坚持晚上不看电视,陪着孩子们一起读书。李栋同志的父亲李智森多才多艺,除了教学工作优良的业绩外,在绘画、体育上也有一定的特长,他总是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也培养了李栋同志对朗诵和体育的热爱。1989年动乱期间,李栋的父母忧国忧民,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清醒、正确的认识的他们,深怕正读高三、涉世未深的李栋被社会思潮误导,多次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阅历教育李栋不要轻信、不要盲从,要把自己的爱国心、报国志放在安心读书、认真工作中。李栋同志工作及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们也常常教育李栋不要忘记教师的本职,工作中要和同事们团结互助,要清清白白做人。
爷爷、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李栋同志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他政治坚定、勤奋好学,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从不向组织和领导提特殊要求、服从组织安排,勤于跟踪学习教育教学、管理、科技等新知识,工作思路清,开拓创新意识较强,心胸坦荡为人,群众基础好,无论是在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岗位,都能够迅速适应,扎实开展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高度评价。在担任教务处副处长期间,主持建设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他扑下身心,从系统调研、功能需求、招标采购、安装调试、培训使用都亲历亲为,使学院教学管理业务实现了信息化,他对学校教务系统掌握之深甚至超过软件开发公司部分技术支持人员;担任交通运输系党总支书记期间,党政班子团结,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好,各项工作名列前茅,交通运输系先后被命名为“西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西安市先进集体”,选树的先进典型赵岚教授荣获2014年度“全国优秀教师”;担任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期间,他循序渐进打好工作基础,开拓创新干实事,促进各专业的均衡发展,各项工作进步明显、成绩突出,2020年被评为“陕西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三、业绩卓著,三尺讲台育桃李
李重十、李智森、李栋祖孙三代,坚守三尺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不同的年代、专业和岗位上,做出突出的工作业绩。
李重十热爱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躬耕不辍50年,为河南的农业教育事业奉献终生,培养了无数的农业技术人才。他主编、参编了《蔬菜栽培学》等多部教材,主持培育的“牟农一号”甜椒品种先后获得“郑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牧渔业部科技进行三等奖”,曾担任河南省园艺学会会员、理事、顾问及河南省农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多次被农牧渔业部、河南省政府、河南省农学会等授予“先进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对青年学生和教师悉心呵护、真诚传带,一生桃李满园,董三岐、孙新政等学生在他的培养、支持下,均踏着他的足迹先后成长为河南省知名的农业技术和教育专家。
李智森从教32年,始终站在教学一线,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刻苦钻研教学方法,潜心研究教学业务,针对中学生心理、智力特点,因材施教,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生动力,教学业绩十分突出。1978年因所带班级高考物理成绩特别优异,一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荣获了“五台县教育系统一等劳模”称号,当年全国首次2%指标增加工资,他是教职工全票通过、全校唯一的人选,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忻州地区“优秀教师”。调回河南后,所带班级物理平均成绩多次在郑州市28所厂矿企业子弟学校联考中名列前茅,先后荣获“郑州市教改积极分子”“郑州市十佳教改拔尖人才”称号,1992年5月为全省中学物理教师代表上公开示范课,被聘为国家一级期刊《数理天地》编委。
李栋同志在不同的岗位得到了历炼,从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学管理者,为轨道交通事业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任教期间,多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师”,1996年获原铁道部郑州铁路局教师练功比武三等奖,2006年荣获“西安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任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五年来,先后建立了我校首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外实践基地”,被全国青联、学联、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获批“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设项目1个;铁道供电技术专业被批准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骨干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为我校中泰合作办学首个专业,被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授予“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2020年该专业被评为“西安市一流专业”;组织师生参加国赛、省赛及全国行业赛荣获40余奖项;培育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培养省级课程思政教学能手1名,选树的先进典型方彦教授201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电气工程学院被授予2020年度“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和2021年度“陕西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李栋同志于2019年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李栋同志祖孙三代人从解放前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始终坚守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上,同国家、民族息息与共,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星移斗转,江山代代有新人,优良的家风永续传承,教育世家的风范恒久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