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延江立,男,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渭南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名师送教”活动讲师,华阴市“十佳教师”、“教学能手”。2008年从渭南师范学院毕业当教师至今已十五年矣,我把自己壮丽年华即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贡献给了自己笃爱地教育教学事业。我一直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保持良好道德情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扎实教学,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坚持弘扬仁爱之心,爱护、尊重、宽容学生,力争做一个学生敬佩的好老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成功与不足,且形成书面文字,积极参与省市校的能手赛讲,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名师送教,且获得显著效果。2013年,我的《自制摩擦力方向演示器》获得渭南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自制教具类三等奖;所带科目联考获第一名。2015年,我主持的课题《关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实验教学研究》获得市级立项并结题;所带科目获得联考第一名。2017年中考获得市教学突出贡献奖;地生科一等奖;理化科一等奖;并被授予:渭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在“华阴市初中理化生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的活动中获得化学科二等奖;教师业务能力测试中获得优秀奖;被评为“先进教师”。2018年中考评比中荣获理化科二等奖;在“陕西省第十四次优秀教科研论文与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中,我的《刍议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获三等奖;教师业务能力测试中荣获优胜奖;被评为先进教师;授予:华阴市“十佳教师”称号;授予:渭南市初中教学质量提升优秀教师。2019年中考评比中荣获理化科二等奖;在“陕西省第八届优秀教学设计交流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说课案例《酸碱中和反应的具体应用》获渭南市三等奖”。2020年中考荣获理化科三等奖;荣获渭南市“实验教学先进个人”。2021年中考荣获理化科一等奖;荣获华阴市教学能手;渭南市“名师送教”活动讲师。

如今单位提起教育世家之事,我油然想起了我的祖父、父亲、姐姐和我,三代四人献教育,呕心沥血为学生。父辈之风一直萦绕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祖父延久从小深知求学不易,在校期间尊师苦学,学业优异。学成归来后就进入华阴县东泉店学堂、李家学堂、松华小学(今沙渠中学前身),教书育人二十多年。一生方正、质朴、勤劳、憨实、和睦闾阎,善待学生。

父亲延文信正是在祖父的抚养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做一件事,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心无旁骛,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踏实做事,父亲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四十五年,一生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其人生境界超出了自我境界和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汉书●董仲舒传》),父亲工作足迹为其印证了一个结论:清高而自乐,平凡而伟大!

父亲认为兴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为了教育事业,父亲毋庸扬鞭自奋蹄地坚守在教育一线。真正做到了“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按时缴党费,无怨无悔,对党忠诚,严于律己,发愤学习与工作。在有人建议父亲让姐姐弃教从政,父亲笑而应对,漠然置之,并鼓励姐姐在一线安心教学。在华阴教育急需理化教师的时候,父亲动员我大学毕业回华阴从教,为华阴教育做出了一个普通人的应有贡献。面对有人说男娃娃大学毕业当教师,大材小用不划算,父亲依然是泯然一笑,漠然置之。父亲从入党之日起,就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无产者,从没想过升官发财,置大量私产留给后代,一生都潜心教学不争名利。在有人说父亲年龄大了快要退休了,不知去给自己挣钱,还守在岗位坚持工作,父亲笑而对之,父亲认为即使离退休还有一天,都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确,父亲没有给我们创造出什么物质财富,但却给我们创造出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父亲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具有教师独有的教学情怀。父亲善用课堂、校园、家庭,既教书又育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品德、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学生锐意进取,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父亲专心从教,重视课堂教学,教学生涯中没有从事过教学以外的第二职业和有偿补课。

父亲从事过20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和20余年的中师、专科、本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父亲始终坚持只说干事,不求索取的原则。教课,精益求精,讲课中为学生揭示文章的本来面目及真正内涵,并时常以自己独到的见解来解读课文,获得学生一致好评。学生至今忆谈父亲的教课,都觉得余味无穷,梦寐萦怀。

父亲教学的同时还兼任华阴市政府督学一职,父亲从事市局开学检查、教育教学常规检查、高中随机听课达20余年。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父亲主张管理要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自由、宽松的“教”与“学”环境。在教学方法上,父亲反对缺乏主见、死搬硬套,伪而不真、虚而不实的教学态度,违背教学规律,不求实际效果的教学方法。主张在教法上不拘泥单一,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在学法上,既重视教师的“导”,更重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提起检查听课,父亲对教师总是存在一种同情心,认为教师一天到头很辛苦,不忍心批评教师,更不愿把教师存在的问题反馈给领导或总结通报。父亲说每次检查他都重在帮助,促进和提高,而不是训斥。如听了某个老师的课,对其这节课的优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到客观地评价,如实反馈给代课老师,不向领导反映,不在总结中通报。此举对老师教学起到了帮助,提高的作用,也避免了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有效提高了代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父亲在教学中包容学生,从不体罚学生。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父亲叮咛我,年轻人要虚心,要发愤学习与工作,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对学生要突出一个“爱”字,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讽刺,不要挖苦。你要想一想,体罚学生为了什么?无外乎是嫌学生学不好,怕领导和家长说教的不好。你如果真的体罚了学生,领导,家长,学生都有意见。你说图的是什么?所以有损无益的事不要做。

父亲当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近知识,远名利,边教边学边探究。母亲没有工作,家庭生活全靠父亲一个人的低微工资,生活俭朴,省吃俭用,坚持订阅《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陕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几十年。曾有多篇论文在报刊杂志发表,多次出席省、地、县语文研讨会,发表交流学习成果且获奖。但在晋职评优树模上不与人争。关心培养年轻教师成长是余父的一个爱好。

父亲不仅在工作上关怀我们的成长,在成家后还要求我们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

总之,回想起已退休多年的父亲,感慨萦怀。回首父亲的工作经历,无不洋溢着对教育的忠诚与鞠躬尽瘁;无不闪耀着父亲的人格风范,做人魅力,人性之光辉;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无比光荣与骄傲。

在父辈的影响下,我与姐姐如今仍奋斗在中学教学一线。

姐姐延江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华阴市华山高级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至今已二十有五年矣!

三代献教育,忠诚写春秋!我将以父辈为榜样,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让党和人民满意,让学生喜欢和敬佩。

责任编辑: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