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乡村大地披上了绿色的衣裙,在大山的怀抱中还未醒来。6月22日天刚蒙蒙亮,7岁的蒋某某在父亲的帮助下,穿上衣服,早早就起了床,站在大门口张望,盼着他最想见的人。

他们拿着美术书,带着连环画与彩纸,一路颠簸、一路前行。米粮镇界河小学校长汤泽带着2名不同学科的老师来到蒋茜茜家中送教,农家屋檐下一张桌子,一块小黑板、几张彩印卡纸,就开启了一堂精彩的课程。

蒋茜茜开口说话了

蒋茜茜家住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四组,家里有7口人。患病的高龄爷爷与奶奶,患有抑郁症的母亲,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她出生后,不爱说话。虽然能够按时上学,但在学校里连最基本的上厕所,大小便脱裤子都不会。为了让孩子能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每周周日例会,汤泽老师都细心安排,让二年级班主任田波利用业务时间进行家访,与孩子一起做游戏。长期的一起互动,孩子喜欢上了田老师。每次课间,她总是主动的拥抱老师。

为了让孩子学会朗读古诗。杨老师要给蒋茜茜教几十遍;不会吐字发音,就一遍遍念给她听,直到学会为止;不会写字,就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地教……每次课间,老师们都会陪着她再玩一会儿,一起拍皮球,踢沙包。

现在的蒋茜茜变化很大,学会了认数、辨别方位、简单的数数,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上厕所都能自理,见到陌生人也彬彬有礼。

张某脸上的微笑

张某是山阳县户家塬镇西坪村人,2021年9月从山阳县户家塬镇赛鹤岭小学转入学校。初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孩子。

虽然张某在学习上进步慢,不会表达,不会朗读课文,更不会写字。老师汤泽面对这种情况没有放弃,她通过周密安排,多次深入孩子家中,了解家庭情况,及时登记,结合实际情况给孩子制定帮扶计划。

每次学校在庆祝“六一、元旦”活动,编排晚会的时候。三年级班主任方亦凡总会让张某参与其中。虽然在舞台上,动作跟不上音乐节奏,舞姿不是那么优美,但任课教师一直在鼓励,给他竖起大拇指。每次演出结束,他总会来到方老师身边,拥抱感谢方老师。

体育老师纪绪,每次体育课上,总会牵着张某的手,陪玩丢沙包、拍篮球的游戏。

“篮球和乒乓球哪个大?”

“篮球!”

“你真厉害,一眼就辨别出来了!”他竖起了大拇指,鼓励着孩子。

一天天的鼓励,一次次的肯定,手把手的关爱,张某更自信了,把数字模块从1拼到了10,高兴地为自己鼓掌,不停地喊着:“厉害!厉害!”

“爸爸,我想你了!我在学校里很快乐,老师经常与我一起做游戏了,他满脸笑容。”这是界河小学每月一次的与家长视频活动。方亦凡通过微信视频链接孩子父亲的一幕。看到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转变,张某父亲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足球场上的李杰

李杰家居住在界河村十一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依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计。她的母亲是一位盲人。孩子虽然学习认真刻苦,但进步较慢。针对现实情况,班主任张金花给她申报了学校的女子足球队,她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练习。

在球场上,她的不服输精神,吸引着每一位身边人。为了参加镇上举行第一届小学生足球赛,她梦想买一双新球鞋,在罗传娥老师的帮助对接下,由共青团漳州市委驻西安市工作委员会书记庄安娜、西安市福建漳州商会、水仙花公益服务中心微心愿给她捐赠了足球鞋,穿上新的足球鞋踏上赛场,她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地处大山深处的界河小学有7个班,全校16名老师常常以校为家、各个身兼数职,既要按质按量完成每天正常的教学工作、开展各种校内活动,还要管理寄宿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人少活多,但学校的各项工作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学校成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

“山大沟深,环境偏僻,家庭贫困,通过教育能够改变山里娃的命运进而改变几代人的命运,彻底摆脱贫困、斩断穷根。身为乡村老师的他们既要教书,还要育人。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特长,课后服务鼓励孩子举起小手,张大嘴巴回答问题,把党的关怀和爱的教育送进每一个孩子心里。”米粮镇中心校校长夏毛铁说。

责任编辑: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