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民居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蕴含独特的文化符号,是高校建筑、景观与环境设计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高校在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上,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陕北明清古民居遗构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在地方高校教学中,可通过研究陕北古民居所蕴含的地域特色设计符号,挖掘其中的地域建筑文化精髓,再结合当代设计要求,构建艺术设计理念和创新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专业教学特色,促进地域文化遗产传承。本文以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为例,探讨高校教学中古民居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实践途径,以期为国内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陕北 古民居 文化遗产 传承 创新

课题:榆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局项目《榆林窑居数字化基因库示范基地建设》、榆林市科技局重点实验室项目《榆林窑居数字化重点实验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XY-2021-74、CXY-2021-145)。


陕北古民居现状

陕北地处秦晋黄河峡谷以西,自古河运便利。因与内蒙古接壤,地处边关,自古以来战事频发、烽火不断。陕北还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融、交汇地,民间艺术独特而繁荣。明朝政府曾设立九边重镇、修筑长城以捍卫边疆,所以在陕北大地上散落着为数不少的军事堡寨。自明万历年始,蒙汉和好,政府在陕北边墙一带与蒙古族互市,双方获利颇丰。至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全国统一,蒙古与陕北交界地区的贸易十分发达,于是陕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都成为蒙汉贸易的中心。蒙汉两族人民在陕北的互市一直延续下来,到清末保持了不断扩大的势头。据田培栋的《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一文记载,清末陕北沿长城各县的商业活动曾十分发达(见表1)。

从表中可知,榆林府比延安府的商贸活动发达得多,这解释了一个现象,同为陕北窑洞区,榆林地区现存明清窑洞大院百余座,而延安地区却极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榆林地区繁荣的商贸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促进了北京四合院和山西富商建筑艺术与陕北窑洞的嫁接,从而形成了以窑洞大院和地主庄园为代表的陕北明清古民居,形成了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成就和典型代表。

陕北高原气候干旱寒冷、土地贫瘠、植被稀少、地广人稀,早期以“穴居”形式为主要居住方式,是人类较早聚居的见证。现有的陕北古民居多分布于榆林的佳县、吴堡、神木、府谷、清涧、米脂、绥德、横山、榆阳区等地。陕北古民居为合院式窑居建筑,是北方合院式建筑体系的一种形式,只是用来围合院落空间的建筑单体是窑洞。陕北疆域辽阔,连绵的大山沟壑间,村落隐匿、道路崎岖、经济落后。然而,恰恰是这份落后与封闭,使陕北有幸保留下一批珍贵的明清古民居实物。这些陕北窑洞大院与地主庄园,像一个个流落民间的“公子”,散布在幽静、深远的大山梁峁沟壑之间,那高耸的围墙和气派的大门,便已悄然昭示出“他”不平凡的身世。据实地考察,陕北现存的明清古民居宅院可以百计。在陕北明清民居遗构中,所知最早的实物是明代的,清代后期数量最多,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已矗立近四百年之久(见表2)。这些明清古民居规模宏大,选址讲究,院落布局千变万化,建筑装饰精湛,代表着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水平。现有1/3的院落仍有人居住,并能够正常使用,无人居住或维护的院落正在急速地坍塌损毁,现状堪忧,加之气候、人为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因素影响,一些宝贵的古民居遗构遭到破坏,急需抢救性挖掘、辑录和保护。陕北明清古民居资源,是中华古民居中一支独特的支脉,作为榆林市唯一的一所高校,榆林学院在保护地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上应勇于担当。

表2  陕北百年窑洞大院和地主庄园分布现状

陕北古民居的艺术特点

从全国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民居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新建园林宅第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元、明、清的六百多年中,北方充分发展了表现尊卑、主次、内外、血缘等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明清两代,中国总体进入封建社会晚期。明初住宅等级划分较之前更为严格,从大门与厅堂的间数、进深,雕刻纹样及油漆色彩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但在地方民居中,逾制的现象十分普遍。明代砖石建筑数量大增,发券技术大幅提高,出现了“无梁殿”新式建筑结构。清代,木材资源比较匮乏,在民居建筑上更注重砖石材料的应用。由于经济增长,享乐思想萌发,装饰之风在清代十分盛行,建筑装饰艺术走向繁复。鸦片战争以后,清末民初这一阶段,由于西方文化的导入,陕北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从明代到清代,中国民居建筑不再追求结构美和构造美,而更着眼于建筑组合、形体变化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的美学形式。

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质特点,陕北明清古民居院落组合呈现出因势而就、高低错落的特点,巧妙利用山地高差营造院落内部的等级秩序,单体建筑崇尚工巧,雕饰华丽。相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技术传统,使陕北明清民居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共同的形态。首先,这些古民居宅院大都规模宏大、选址讲究、注重防御。其次,在空间组织与布局上,表现出封建社会大家庭的尊卑秩序。在满足家庭基本生产、生活的前提下,辟有各种院落,形成灵活、丰富的空间组合。再次,陕北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精湛,人文内涵丰富。在大门、墀头、影壁、屋檐、屋脊上,处处点缀着福、禄、寿、喜的华丽图案,表达了宅主的人生理念和美好期盼。最后,陕北古民居的建筑选材、建造工艺和建筑细节处理极其讲究,用最好的材料、最优秀的工匠,建造高原窑居精华。而陕北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因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决定了民居所呈现的不同人文内涵。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保护实践

1.实地考察、测绘,挖掘一手资料

关于陕北古民居的记载,除了少数列入文保单位的有粗略基础资料外,大部分都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更没有规范的图纸资料。因此,实地考察、走访是获取陕北古民居一手信息的必要途径。庆幸的是,一部分大宅的后人还在,他们就像活字典,存储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大宅后人的年龄多处于60—80岁之间,基本可清楚表述大多数提问。而他们的后代,则几乎全部定居于县城或大城市。可想而知,随着这些老人的去世,关于大宅的故事终将被时光淹没。陕北地域广袤,外出考察路途遥远,又因山高沟深,道路崎岖难行。为了保证每次的考察、访谈能够全面、有效,外出之前,课题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对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两个表格,“外出考察登记表”与“访谈记录表”,详细罗列出需要考察与访谈的条目,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规避了麻烦,是行之有效的。

在第三学期末,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有“测量与绘图”实践周。自本专业确定了陕北古民居课题后,实践周的内容则围绕“陕北古民居测绘”而展开。外出测绘前,要先安排2—3次理论课程,教师应对陕北地理、陕北古民居类型、陕北古民居专业名称及相关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述,以便于学生测绘时能准确、完整地记录信息。陕北古民居多为窑与房的结合,窑洞结构并不复杂,但有一套对应的专业名称,需要学生提前熟识。另一个经验是:在外出考察与测绘结束后,应及时将访谈信息和测绘数据进行整理,以免遗漏和遗忘。

2.标准制图,为数字化保存夯实基础

在教学中,古民居图纸绘制的过程,绝非仅仅是“输出”,还有“输入”。由于学生对古建知识了解得不多,对部件的名称、结构、工艺更不熟悉,很难用图示化表达清楚。因此,在标准制图环节,首先要对建筑进行理解,其次才是规范的图示化表达。在图纸绘制过程中,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建筑比例、工艺、结构,通过规范化作图,如古民居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将建筑基本信息表达清楚。在此环节,要想绘出高质量的图纸,教师及学生都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本文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级学生的绘图实践为例,据统计,一张CAD图由初稿到标准成图,学生平均需要7—8次的修改过程;对教师而言,审图的循环工作量非常巨大,尤其是班级人数较多时(该班有46人),每一次审核图纸,都必须依据实景照片和测绘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在课后小结时发现,学生在古民居作图过程中,容易在尺寸、比例、填充样式、规范画法、结构及工艺表现等方面出错。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因粗心、作图技能及规范表达不熟练外,更多的是由于对建筑结构理解不清楚,作图时只考虑“形似”,从而导致反复出现结构、工艺表达错误的情况。这时,教师可通过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结构、工艺,这一步,恰恰也是古民居制图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经总结,具体解决方法是:将相关静态文字资料和多角度实景照片与动态的图演绎、视频相结合,帮助教师直观、清晰地展示和讲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最后,审核通过的CAD图,要兼具美观性、规范性的特征,应结构准确、尺寸精准、标注规范。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1.将课题导入专业课程

2017年,教育部获批了青年基金项目“陕北窑洞庄园建筑艺术研究”,开启了“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的研究。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室内设计”“乡村建筑与室内”“室内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均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与创新古民居。利用专业课程,师生团队专题探讨陕北古民居的利用途径。

经文献查阅,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上,不同国家的政策差异很大。例如,法国政府不提倡博物馆式的被动保存方法,而是积极推动原汁原味、动态化保护的新思路。澳大利亚政府的观点是,“既要保护建筑遗产中的社会历史元素,又要使其满足现代的使用要求”,允许改造利用文物建筑。日本在古民居保护上,形成了一个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参与的机制,即政府主导、官民协作。截至2017年12月,日本全国已经有117个地区被选定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传统建筑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保护。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现阶段对古民居的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就地修复展示,二是异地搬迁保护,三是围绕其发展旅游项目。由于不懂工艺,榆林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在教学中,师生实践最多的是第三种保护方式,即围绕古民居打造乡村品质旅游项目。

以米脂姜氏庄园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探索为例。姜氏庄园是陕北最大的地主庄园,清代建筑,也是陕北古民居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组合独具特色,砖、木、石雕艺术精湛,门窗棂格图案繁杂,被称为“西北民居第一宅”,更被北京中华民族园以1∶1的比例复建展示。因产权混乱,姜氏庄园旅游区保护利用难度很大,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思路。2021年春,笔者经与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洽谈对接,初步确定了“姜氏庄园中院东、西厢房改造为展示陈列厅”的思路。东厢房展厅陈列姜氏庄园建筑沙盘,使游客可直观感受姜氏庄园建筑艺术的魅力,西厢房则展示姜氏庄园的老家具、老油灯等物件。专题确定后,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先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接着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核心),然后邀请专家及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评图,最后调整方案,打印作品册。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考察、访谈及收集资料,加深了对陕北古民居的认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在教师引导下,对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实践。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2.通过毕业设计综合实践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多关注地域性所彰显的独特风格。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数年来不断挖掘陕北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及古民居的地域元素,结合当前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的实际客观需求,持续探索与努力,力求描绘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设计作品。连续五年来,学生围绕课题积极进行实践。实践过的课题主要有“榆林古城四合院开发设计”“米脂姜氏庄园旅游区规划”“米脂古城古民居开发”“沿黄古渡口——佳县木头峪开发设计”“康家港古驿站‘骡马大店’开发设计”等。虽然有些作品的表现手法略显稚嫩,但仍有不少作品获得省级、市级设计奖项。高校师生团队的不懈关注和介入,会推动社会对陕北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重视及思考,必将有效促进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

以高校为依托,搭建相关平台

五年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团队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相关教学平台、科研平台陆续获批。截至目前,已经获批建设榆林学院“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工作坊、榆林市“榆林窑居数字化基因库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平台、榆林市重点实验室“榆林窑居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平台的建立和经费的投入,使相关课题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深入,不仅将地域建筑文脉梳理得更清楚,还形成了陕北古民居基因库,大量的测绘图纸、虚拟三维模型、视频及照片等数字化资料,夯实了陕北古民居遗产数字化的基础。随着相关课程教案、教学成果等的逐渐完善,艺术学院还将打造校级特色课程“陕北古民居建筑艺术”,并资助出版模块化教材《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的教学,已促使榆林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关于陕北古民居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 语

在全社会重视地域特色、挖掘地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陕北古民居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十分重要。高校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预备军。只有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不断融入传统文化,学习并领会其中的精髓,才能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及传统工匠的智慧,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我国丰富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持续不断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2-73.

[2]孙丽萍.山西老宅院[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278-279.

[3]苏东宾,聂志勇,李焰.日本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6):134-135.

[4]贺从容,沙伦·沙利文.澳大利亚建筑遗产的保护[J].人文地理,2010,25(6):14-18,35.

[5]PIENONTE R.Guide Percil Recupero del Patrimonio Edilizio Tradizionale[EB/OL].[2015-08-21].http://www.regione.pienonte.it/territorio/dwd/documentazione/GuidaRecup Tradizionale.pdf.

(裴晓阳、杨雨佳、马绥莉:榆林学院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