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统计家长上报的学生体温,从家长上报的信息来看,一切都还正常,只剩一个小肖了,就可以完成今天这项工作了。突然,一个令人害怕的数字出现在信息里。

“38.6”!我着实被小肖爸爸报上来的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38.6?这已经是高烧了,体温异常,我必须得核实清楚。如果真是这个数字的话,立刻上报学校。

我赶紧回复小肖爸爸,“体温多少?”想提醒他确认一下自己报的数字是否正确。可以五分钟过去了,一直没有反应,我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我赶忙按语音通话,可是手机那头一直是“嘟——嘟——”的回声,50多秒后,语音电话自动挂断。糟了,会不会是发高烧在医院检查,来不及接电话?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联想出无数个能想到的“如果”。重拨,这次我按下了视频通话键,可是,依旧是“嘟——嘟——”的回声,还是没人接。漫长的50多秒后,自动挂机。

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小肖的真实情况,小肖的爸爸联系不上了,看能不能联系上小肖的妈妈,我急忙打开电脑,搜寻班级通讯册,谢天谢地,班级通讯册被我完好地保存在电脑里,找到了小肖妈妈的电话号码,怀着忐忑的心情拨打过去,心里默念道:“通话、通话、通话……”

电话终于接通了,可是对方说的话是外地口音,我一句都听不懂,“请问你是不是小肖妈妈?”我重复了两遍,对方还是没有回答。看来,这号码换主人了。正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对方说了一句蹩脚的普通话,还带着一份不耐烦:“你打错了。”随即就挂掉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心有点小失落。

我不甘心,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再次拨打小肖爸爸的电话,还是没接通,放下电话,心情沮丧极了。算了,就按这个温度上报吧!正当我准备要放弃时,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我拿起一看,是那熟悉的号码,没错,是小肖爸爸打过来的。我赶快接起来。

“喂,小肖爸爸,你家小肖的体温现在是否正常?”

“正常着呀。”电话那头的他,有点疑惑。

“不对啊,你汇报的是38.6℃。”

“没有啊,我汇报的是36.8℃。”他有点惊讶。

“真的是38.6℃,这是高烧,我得问清楚原因。”

“老师,我再看看,是不是写错了。”

“好吧,好吧,孩子正常就好。”挂了电话,我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随后,小肖爸爸在群里进行了更正:“对不起,发错了,是36.8℃,体温正常。”

对家长来说,这只是一不小心报错数字的小事,可对老师来说,这是一件空前的大事。当前疫情工作是重中之重,每天摸排登记体温,是我们的常态工作。高于37.3的数字,都令我们揪心,这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敏感,是一种班主任职责下的工作情怀。

责任编辑: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