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瑛,女,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参加工作,宝鸡文理学院附属学校高级教师,现任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小学副校长。“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学科带头人”“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陕西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导师”“九江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多所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导师。

安瑛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32年,对小学语文有独到的见地和研究。教学上,多年来她和她的团队一起致力于“情感交往型课堂”的探索,有崭新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经验,所以她才有能力带着她的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走个来回”,用语文教学行为实践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学习观,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文教学风格,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研究上,她有“涵咏”的能力、智慧和头脑,所以便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论文、专著兼具。加之她擅长于朗读、朗诵、演讲、播音等诸多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艺术语言素养,使得她的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均具备了天然的优势条件。

创造了一间自己的“创客教室”。安瑛对这间教室有自己独特的定位:这里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场所,也是拥有无数成长故事,充满精神力量的乐园。它有无穷的引力,是师生的精神家园,给孩子们打开一片语言的天空,让他们的精神自由飞翔,情感健康成长。创客教室的课程资源进一步整合后,形成了更加高效的“创客教室‘1+X+Y’阅读课程整合”;家长走进了课堂,“亲子阅读课程”教会了49个家庭阅读。这间教室还刮起了国编教材的“二月风暴”,以两套教材并行的教学模式,为孩子的终生阅读奠定了丰实的基础。她珍视学生的才华,主编完成了《童诗晨诵选读》《童话暮读选读》,其间收录了一年级学生独立创作的百首童诗,百篇童话。她努力践行着情感交融的教育,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栖息在诗意的课堂,充分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正像一年级小朋友在《童诗晨诵选读》一书中写到“假如,她有一根神仙的魔法棒,她要让老师变成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坚持“课题即问题”的研究原则。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她不断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先后主持并参与了“情感文明与教师成长”“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指导策略研究”“基于微课的第一学段儿童诗朗读方法指导研究”等十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其中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指导策略研究》获得优秀课题。五十多篇教学论文在全国公开刊物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及教学观摩课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作为副主编参与主持编写了《童漫作文创作技巧》《高品质学习的实践突围——基于深度学习的笔记式阅读的课例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等教学著作用书五部,均已全国发行。完成两部个人专著《例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路跋涉,一路芬芳——她的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共计70多万字。为了完成这两部专著,她不但在上课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专业著作,做了近百万字的摘录笔记。她利用网络共享平台研读了一千多节国内名师的教学案例,做了40多万字的阅读笔记。她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名师近距离请教的机会,拜访了支玉恒、魏星等名师,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尤其是第一部专著的创作,历时整整3年时间,几易其稿,终于编写成了她的第一部个人专著。本书有50多万字,记载了60多个课例,每一个课例,都是青年教师学习和实践的最好范例。

注重团队建设,为青年教师搭梯铺路。她笃定“独行快,众行远”。2014年组建了“创客公益团队”,吸纳了200多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定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师”公益帮扶活动。本着“让留守的童年不再孤单,让奉献的青春重放异彩”的目的,与乡村教师结对子,让青蓝工程从城市走向乡村;组织援建西部山区“流动书屋”;走进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奉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

2020年她创建了“宝鸡市小学名师联盟”,组织23位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坊室主持人及其团队200多人为区域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送教送培。

她还构建“教学研”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走进去”“领出来”的方式,将定点帮扶学校的青年团队与“陕西省安瑛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形成结对帮扶对子,在观课议课听评课中不断历练,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帮扶校为原点,辐射带动区域教研活动,大胆创新,初步形成了“名师+跨区域大教研”的研修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域联动,催生了区域教研新业态。

高质量的“青椒”团队初具规模。利用工作坊微信公众平台、宝鸡市教育云平台等网络媒介,创建线下实践操作,线上研讨的教学研讨交流新模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梯子,铺路子,为团队每一位青年教师量身打造阅读计划,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以自身点燃学生阅读的心灯。她手把手教青年教师研读教材,研究课堂,学为人师,学做真人,让青年教师明白:老师是善良的,学生就是真诚的;老师是博雅的,学生就是优雅的。她鼓励他们营造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这样才能享受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近年来她们的团队一大批教学人才脱颖而出,团队成员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双肩挑型人才转化迈进,共发表论文40篇,形成教学成果汇集80本约90万字,开发课件150件,录制微课110节,优秀教学设计60节。这些青年教师带着教研成果,形成新的教学理论,走上课堂,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一支懂生活、爱阅读、会朗读、能上课、善教研、敢创新的优秀团队正在快速成长;一批优秀的“青椒”脱颖而出,高新一小蔡玉蓉、高新实验小学刘欣、陈仓区王凤等三十四位青年教师先后获得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及教学能手称号。

责任担当,不辱使命。2021年8月,接到省教育厅选调去子洲支教的任务,她深陷纠结之中:母亲已是期颐之年,长期跟她生活在一起,她离开了,母亲会不会习惯?爱人身体不好,她走了,谁来照顾他的生活?自己也已年过半百,且处于肿瘤术后恢复阶段,身体能否吃得消?三年多没见面的儿子从国外回来尚在隔离中,更重要的是经她带的这届学生今年已是六年级,小学就要毕业了,这是她“海量识字,深度阅读,提前读写”系统实施的第一轮实验,就到了出成果的丰收时节了,孩子们怎么办?家长能否接受这个现实?如此等等,工作、生活的种种现实问题困扰着她。就在她处于痛苦纠结之中而无法定夺时,爱人的一句话,让她豁然清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省教育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你们三级三类骨干体系,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辐射、引领、带动就是你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你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简短的家庭会议之后,她决定接下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任务,心无旁骛地来到了距家八百多公里以外的子洲县第一小学。报到的当天下午,她便投入了工作,了解情况,深入调研,将自己融入“子洲一小”这个大集体,设身处地,为解决真实问题做好了心理储备。任重且道远,但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定当不辱使命,为一方教育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她深知优秀教师应该是师德的典范,区域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应永葆工作激情,厚积学识,不断创新,以仁爱之心驱动自我发展,朝着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她更知道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香满园。她坚信三秦大地会催生出一个个有家国情怀的教育家,会成长起一批批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西部教育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