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带病依旧教书育人,用知识启航,用真心助人,一丝不苟,认真严谨……他用点滴平凡故事,书写着教育工作者的一生,成就“桃李满天下”。

——题记

黄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8月25日出生,现任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是国家水利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2018年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领军人才,同年建立了西安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工作室。曾任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院长,2015年被陕西省科协提名为院士候选人。

黄强教授凭着共产党员的赤诚、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在大学教师这个岗位上从事教育事业39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用知识育人,对待教学和育人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学生们做人做事。日常工作中,他经常热心帮助同事,指导年轻教师,在同行和群众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正是由于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他积极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优秀、成绩显著,培养出了多名优秀毕业生。他培养的研究生共249人(博士93、硕士156),遍布祖国大地,大部分在西北挥洒青春热血、施展聪明才智。其中,3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夏忠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谢小平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清洁能源10大杰出贡献人物,畅建霞获长江学者、中国十大青年女科学家奖,王煜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黄生志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蒋晓辉获陕西省百人计划,明波获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

黄强教授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门关爱、责任和享受的艺术,在传道、授业、解惑投注极大的激情与耐心。他倡导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宽厚的爱心关爱学生,言传身教,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在教学工作中,他不断完善授课体系,潜心钻研授课艺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始终坚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化关爱,不仅用理性去教学,更用自身的真情去感化。他时常关注品学兼优而家庭贫困的学生,经常与他们谈心,引导其既要脚踏实地,也要志存高远,并常常给予必要的经济资助而不求任何回报。尽管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十分繁重,但他总是抽出时间定期不定期地与学生交流,耐心细致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和信任的良师益友。他还亲自带领学生赴小浪底、刘家峡、公伯峡等水电厂深入工程实际,介绍最新科学技术在水电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增强学生从事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水电事业、为国家电力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勇气和能力。

心系学生大爱无痕

爱是与生俱来的,在血液里流动,在骨子里结晶,它源源不断地由心而生,永不枯竭。大爱无痕,它爱得慷慨无私,爱得挚诚纯真,爱得荡气回肠,爱得洒脱从容。这大爱,不用矫饰,无需做作;这大爱,润物无声,来去无痕。黄强正是这样一个心怀大爱的人。

黄强讲解大坝模型

他始终秉承“情系水利、追求卓越”的精神,潜心问道,几十年如一日地将自己的炙热情怀投入到事业中,为水利工程研究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西北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杰出的水利水电专业人才。

2006年来自农村的张泽中同学考上西安理工大学黄强教授的博士生,成为博0601班的同学。2007年,他的父亲生病住院,由于母亲的身体不好,家庭收入低,父亲病倒,让这个家庭寸步难行。当得知这件事后,黄老师主动找到小张,不仅表达了对学生家长身体情况的关心,还主动提出让小张请假回家照顾父亲,临走前塞给张同学7000元,让其回家后照顾好父亲。直到现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张泽中副教授每每见到同门师兄弟姐妹,都不忘这段往事,表达对黄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博0801班的张永永在校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一度想退学工作,黄老师找到她,让他安心在校学习,不要担心经济问题,黄老师为其申请了国家助学金,自己也给予了相应的帮助。在黄老师的帮助下,张同学不仅顺利完成博士学业,毕业后还去了甲级大型设计院并成为骨干、高工。黄强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你们的老师,更是你们的长辈,你们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能帮到你们我是快乐的。”

黄老师不仅心系学生,还关心团队教师。2021年,水文系教师黄生志的弟弟脑干出血,那段时间小黄忧心忡忡,饱受经济和精神上的折磨,黄强找到小黄宽慰着他,让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看看弟弟,并表达了自己对小黄弟弟的关心。黄老师塞给小黄2500元,让小黄代替他给弟弟买营养品补身体。他还说:“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你们难受,我心里也难受,我希望你们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生。”爱有多远,梦想就能行多远。在黄老师的无私帮助下,学生们纷纷学有所成,学有所长,走向社会,做出成绩,取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

他,是一位无私奉献、心系学生的教育工作者,“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用来形容黄老师正是恰当,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将心扑在教育工作上,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黄老师的真实写照,他的爱心像蜡烛,只要燃烧起来,就会温暖人心,照亮别人的生活。

言传身教亦师亦友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由精英模式逐渐向大众模式过渡,使得研究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健康方面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经济问题、学业压力、就业问题等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黄强教授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术生活,还要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因而,作为研究生导师,黄强教授不仅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成绩,而且能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言传身教,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2014年9月,来自青海大学的武连洲同学考入西安理工大学黄强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他和其他成功上岸的研究生一样,背着行囊,对于度过了大学四年的他来说,这里的一切崭新又陌生。通过三年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博士阶段,编入博1702班。他与许多新升学的同学一样,对未来的博士研究生生活既向往又憧憬,同时又充满了疑惑和迷茫。他了解到黄强老师团队在水库优化调度、水资源系统管理、水文模型、洪旱灾害预报等方面在全国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更是了解到团队博士研究生的优秀事迹,知道黄老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多、对博士生要求严格,不知自己能否顺利毕业。他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在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他陷入了不良的心理状态,多次产生了退学找工作养家的想法。黄强教授得知武连洲同学思想上的压力和学习上的困难,多次找他谈话和答疑解惑,并经常给他提供经济补助,使他树立了自信,坚定了完成学业的决心。同时,黄老师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如何查阅核心期刊文章,如何撰写高水平论文。在黄强教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他在入学一年之后,在水资源配置和水库调度等方面慢慢取得了成绩并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博士中后期,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黄强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敦敦教诲下,他参与并完成了引汉济渭跨流域水资源调度、青海大通河梯级水电站调度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了4篇SCI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发表于水利水电技术的文章《引汉济渭工程调水区水库群调水模式研究》,在2020年5月获陕西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在黄强教授的帮助下,武连洲同学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成功竞聘至985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

同学们深感幸运,在人生关键点的重要选择上,偶遇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老师学生友爱互助的研究团队,又恰逢了一位指引方向、悉心栽培、因材施教、善启心灵的导师,一路上有他的教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上有他的关注,才更加自信勇敢。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黄强教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高尚品格”的优秀导师标准,以实际行动做学生的引路人,以实际行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带病坚守辛勤耕耘

黄强老师一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了学生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人利益。由于工作忙,他几乎顾不上家庭和孩子,把满腔的热爱献给教育事业。在教学期间,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的任务很重,科研压力也很大,他天天坚持早来晚走,深入了解每个学科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引发了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但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凭着对学生无私的爱,他硬是咬牙坚持着。

黄强老师从2013年生病以来,虽然住过多次医院,但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上,坚持科研不断线,辛勤培养学生。2015年,他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住院,医生建议办理休假,在家多多休息。他说:“学生的课不能落下,我能坚持上课就上课。”他只在家休息几天后就来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再一次出现在他所热爱的讲台上。期间,他无数次带学生到水利工程现场实习,好几次病倒在青海龙羊峡水库、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陕西蜀河水电站等。无论何时何地,黄强老师始终坚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自己的天职。正如其诗云:“授业必传道,教书当育人;德才千古重,代代哺忠臣。”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使他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尽管他已从事了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但在每次上课之前,他都还要查阅有关资料,不断修改教案,补充新的知识信息。他讲课清楚明白,条理性强,把握重点,板书漂亮。他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和系统化的工作,教学中注意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结合所教授的内容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知识面。

要当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要做到“教一知十”“教一知百”。因此,他不断给自己“充电”,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教学名师,他带头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

潜心钻研培育英才

黄强教授对教学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对学生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把教书和育人做到最佳结合。自1982年从教以来,他数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学一线,曾先后主讲“水能利用”“水电站优化调度”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10余门。他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经常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多次获得国家、省级荣誉。他曾说:“教书就像我的研究方向一样,只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把我积蓄了几十年的知识之水,能一滴都不浪费,全部流给我的学生。”

黄强给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

在黄强教授的指导下,畅建霞的博士论文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留校任教后,一直在黄强团队工作,工作期间,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其中《水能利用》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和首届水利类优秀教材;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张光斗优秀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张光斗青年科技奖”等,系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2019年,在黄强教授指导下,畅建霞获“长江学者”称号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女科学家奖。

从教39年来,黄强教授培养出大批学生,为国家输入了人才。在他指导的已毕业研究生中,30余人晋升教授(教高)与博士生导师,20余人成为厅局级和大型国企领导,还有一大批已成为单位技术骨干和项目负责人。“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顶得上”正是单位对黄强教授培养的学生的一致评价。

徐特立曾说过:“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他们继承了民族的文化遗产和经验,他们是受尊敬的人,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做教师,再也不想别的。想成为专家,只能钻研一门科学,我希望你们钻研教育科学。”黄强教授就是这样一个39年钻研在科研世界,投身于教育事业,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实际行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就是他——黄强,一名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的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