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如果说母爱是无私的,那么还有另外一种爱也是无私,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爱的无私,爱的无怨无悔,如春蚕般的付出,如春雨般的滋润。有这么一个高寒山区的教师,用他29年扎根于边远、高寒山区的一切举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才是师爱无私,什么样才是安贫乐道;用他的实际行动,撑起了山区儿童探求知识的蓝天;他用他的一份付出,为这些山区的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平坦之路。“校长勤杂工、扫地带打钟、教书又做饭、放学包护送”——这是他一天在校工作最形象的一个写照,他本人就是商洛市丹凤县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老师孙志成同志。

——题记

孙志成,男,汉族,1992年毕业于陕西省丹凤师范学校普师班。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庾岭镇马宗良小学,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等边远、高寒山区任教。现任教于丹凤县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学校只有1个班级,12名留守儿童、他既要给学生上课,还要给学生做饭。

扎根大山,点亮希望

1992年丹凤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丹凤县庾岭镇马忠良小学任教,这是一所村办小学,校舍是土坯房,外墙斑驳不堪,楼顶没有顶棚,报纸和塑料薄膜替代了窗户玻璃,条件非常艰苦,学校有140多名学生,5位老师,下午放学后其余4位当地老师都回家了,只有他一个教师留守学校,当时学校没有电视,最简单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也没有,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开始练就了一身“独守寂寞”的本领,学校距离他的家90多里路,基本一学期都回不了家,从此,他一头扎进了大山,一扎下来就是大半生。

1993年9月他被调往邻近乡镇的蔡川镇两岔口小学任教,校舍是由一座庙宇(百神庙)改造而来的,每到晚上,漆黑空旷的校园,凶煞的神像,叫人毛骨肃然,学校从未再次进行过任何修缮,遇到下大雨,教室后的排水渠里也堆满了淤泥积水、花坛绿化带严重破损、墙皮裂缝脱落、桌椅残缺不全。看到此情况,他不等不靠,就和学生家长一起将学校教室内部屋顶翻修、操场硬化,修补好绿化带、校园文化墙。学校基础设施不断提高,让现在学校的整体面貌都焕然一新。

后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脚步的深入和加快,为了生计,大量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边远山区地方学校的数量急剧下降和萎缩,蔡川镇原有25所村校,只留下庵底、留仙坪两所完全小学和九年制的学校,其余村校的学生都已经转到县城或者别的学校了,两岔口学校首当其冲,原来近百名学生的两岔口学校现在只剩十几个留守儿童,教师由原来4个人变成了他一个,小学也就这样变成全镇唯一的一所教学点。他工作踏实认真,家长都相信他,孩子都留了下来了,学生从没有流失,因此学校就保留了下来。

生活中,孙老师是孩子们的知心父母。陪伴是对孩子最温暖的守护。学校里的十几个同龄孩子大多都是农村留守家庭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悉心陪伴,大多数都已经是隔代教育,他们变得胆小、怯懦、焦虑、缺乏安全感。于是,每遇到一些空闲时间,他就找机会与孩子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日常课余生活与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小秘密,是孩子最值得信任的“大哥哥”;在下课活动时,他就和孩子在一块儿玩耍、踢毽子、跳皮筋、舞蹈和跳绳,是操场上个子最高的“孩子王”,这样既充分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生活,也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和感情,同时自己也不感到寂寞;缺乏母爱的孩子大都任性、抑郁、内向的性格,往往他无从下手:刚把这个哄好了,那个又哭起了,这个要尿尿,那个要拉屎,这个饿了,那个渴了,脱裤子、擦屁股、提裤子、擦鼻涕、量体温等等,干的全是保姆干的活,面对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个性各异的留守儿童,艰苦的教学条件,他犹豫过、也想放弃过,但每当想到自己兄弟姊妹当年上学的艰辛,尤其是考上中专没钱供的困境,看到孩子们童稚的目光、无邪的笑容、渴望的眼神,他的心软了、愧疚了,面对此情此景不得不下定决心,鼓起劲来,继续留在这儿,给孩子们欢乐,让家长们放心。

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上好三级复式教学,关键是组织课堂教学,是要想办法让哭哭闹闹的小孩子安静下来。为此,他给孩子做鬼脸、学动物叫、看动画片、做游戏、给零食吃,给想妈的孩子以母爱,与孩子们结下了不可分割的情感。他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是着重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因材施教,均衡发展,是他认为最合理的教育理念,它区别于以前的个别对待和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找到一条适合他自己的学习之路,然后引导他去学、去发展,而均衡发展,尤为重要,作为老师,要全方位的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不能让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成为拉开校际间学生差距的主要原因。为此,他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堂教学中,他非常注意每个学生的特征,尤其主要是他的兴趣和爱好,他都会把这些事情详细记录下来,然后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根据每个孩子的需求和意愿因材施教,制订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计划。尤其重要的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从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再从精神上的慰藉再从学习上独立辅导,让孩子处处感受到关爱,上课时他特别注重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刚开始,孩子们都很腼腆,不是太喜欢和老师说话,有的时候孩子们在答疑问题时,明明知道怎么说也没有讲得出口,让他既生气又着急,于是他就更加的注重班会,和其他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交流和聊天,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玩游戏,鼓励他们善言善谈。慢慢的,孩子们的学习胆子逐渐变得大了,主动和他亲近,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活跃了起来,学习的强烈兴趣也逐渐浓厚化了起来。他始终一直坚信,家庭教育始终是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个教育课堂,父母和亲戚朋友们都是自己对孩子的第一任家庭教师,他经常充分利用家访和家长会的机会与其他孩子家长之间进行互动沟通,让家长准确掌握自己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和日常学习。这样形成了家校协同教育的育人体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十多年来,他的全科复式教学法取得了显著成绩,升了学的孩子们都成了新学校的好学生。

如父担当,如母细心

一个教师若不热爱教育事业,那他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就绝不可能走远。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执着的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情,就不会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这是他从教以来最大的感悟。坚守三尺讲台,甘受二十载清贫,教授已经记不清数目的学生,这一切,都来自于对教育的爱,对从事事业的执着。光阴弹指间,青丝变白发,29年的教育生涯使他由懵懂少年磨成了沧桑中年。

而且山区单人教学点除了进行正常的教育和课程教学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和管好小朋友们的安全与生活。2013年国家制定实施了学生健康营养环境改善计划,学校积极响应了相关惠民政策,也给学生提供了健康营养餐,为了能够让学生吃得可口、放心、营养,他按照了国家的要求和标准,专门把两间学校的教室分别改建成了厨房和餐厅。厨房的地面、墙壁一尘不染,冰箱、消毒橱柜等硬件设施就绪,却找不到炊事员,因为生源少,学校小,经费有限,工资给的高学校没钱,工资给的少,没有任何人干,为了不严重影响其他学生的吃饭,他只好既做老师又做学校炊事员,因为这个学校小、地处边远,交通不便,营养午餐供货单位也不给送,每周他还需要自己去县城指定的采购点买食材带了学校。

每天6点,孙老师就准时地起床,开始挑水、烧水、洗菜、切蔬等工作,为孩子们在放学后的做饭事情作好了准备,早上11点放学后正式休息时,学生们在教室做作业,他在厨房做饭,然后在饭厅照顾着学生,直到吃完了饭,最后自己才能去吃,洗刷收拾停当,紧接着就要上辅导课。下午放学后,送走最后一个学生,就开始写教案、批改作业,还要为孩子们准备第二天的食物和营养餐,他既是老师,又是炊事员,教书、做饭样样都能做好,1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在学生的生活上,他不仅有父亲一样的担当,还得有母亲的细心和耐心。蔡川是高寒山区,最难度过的是冬天,冬天来得早,也冷得快。学生普遍年龄小,抗冻的能力弱,一入冬,不是那个感冒,就是这个发烧,整个冬天,孩子手耳冻疮,咳嗽流涕,比比皆是。到后来,一入冬,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先把取暖器和电热炉烧起来。7点钟,孩子来到学校,教室里暖意融融,尽管整天忙忙碌碌,但是看着孩子健康、幸福、快乐成长,他心里也美滋滋的。

身体力行,信守诺言

成才先立德,这是孙老师几十年来对于教书事业生涯的最大感悟。在现代化的教育和科学课堂上,他始终秉承"先成人,后成才"的宗旨。如果一个人的德行不良,就无从谈起,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要求每一位学生严格地纪律守规,老师首先必须要做到遵守和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榜样示范。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也就是说没人来监督管理他的日常工作,一切规章制度的遵守全靠自觉,他从来不会提前上放学,更不会不假而走,扫地、擦黑板、冲厕所、洗锅碗、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考试、写反思、写心得、各种计划总结、方案等等,样样都是按九年制学校要求做的,而且要经得起各级领导的评估检查。

有付出,就有成果,2018年5月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9月被丹凤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乡村教师”;2018年9月被商洛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10月被商洛市委宣传部、文明委评为“商洛好人”;2019年1月被马云公益基金会评为“2018年马云乡村教师奖” ;2018年7月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TCL希望工程烛光奖”;2019年四月作品《我的扶贫故事》被丹凤县宣传部、丹凤县文联等单位评为“优秀奖”;2015年10月被丹凤县科教体局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20年7月参与的课题《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分析研究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一等奖 ”;2017年3月撰写的论文《刍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荣获“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陕西电视台》《三秦都市报》《商洛日报》《商洛教育》等新闻媒体刊载过他的教育故事。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蔡川教育的这片沃土上,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坚守如一,孜孜奉献、勤奋努力、扎实地做好工作,为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