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旁边,有一条小巷,小巷两边开了很多小店,就在一家小店门前,摆了一个简易的修鞋摊。

摊主是一位大伯,他的旁边放着小木盒,里面有一些布料、胶皮、胶水,还有一个专门缝鞋的机器,一个大箱子上用胶带贴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写着“小刘修鞋”,这大伯看起来比我爸年龄都要大,怎么还写着小刘?我猜应该是起初刚修鞋时贴上去的,那么大伯修鞋肯定很多年了吧!后来,我和大伯聊天,得知他在这个小巷修鞋已经有二十年了,难怪他的招牌叫“小刘修鞋”,二十年过去了,他已经不再是“小刘”了,那一刻,我对大伯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此刻,他正坐在一个小凳上为顾客修鞋,他的腿呈八字形,把鞋放在右腿上,头上架着老花镜,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眉头紧皱,右手拿着一瓶强力胶,轻微地颤抖着,仔细地在鞋底涂抹着,涂完后,将一块黑色胶皮按在上面,接着用手来回按压,之后,又用小刀将多余的胶皮割掉,鞋这就修好了。他拿着鞋左右看了看,确认满意后,双手递给顾客。顾客接过鞋子,看了看,一个劲地说:“好!好!”大伯站了起来,他用手擦了擦身上的胶水,双手接过顾客递来的钱,微微一笑,放进了铁盒子里。

没有顾客时,他就左右走走,活动活动身子骨,他看起来瘦瘦的,灰色衬衫套着一件深绿的马甲,显得很精神。

虽然大伯很普通,但他却能坚守在这里,二十年风雨无阻,只为这条巷子的人修好鞋子,难道他这份坚守,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指导老师:王小燕)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