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阅读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后,颇有感触。这是国家层面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不仅在政策上一再强调,还从操作上切实践行,真正地给了我们这个行业温暖的关怀。对于这本书,我有这几点不得不说的共鸣——

其一,教育重在立德树人,让人全面发展。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进入教师行业已有八年,窃以为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刻。一个人的成长是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像是翻山过河一样困难重重,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诱惑和陷阱,一旦选择不慎就会误入歧途。那么,如何练就火眼金睛和钢铁意志,绕过危险的边缘就成了每个人不得不直面的课程。自古以来,诸多先哲一致认为淬炼品格是立身之本,也就是把修养品德作为第一要务。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良好的品德体现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慎独和仁爱之心。当然了,这些都是阐释个人品德内涵的只言片语。广而言之,一个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维护。换句话说,每个人越是注重修身养性、滋养心灵,整个社会越是安定团结、稳定和谐。因此,教育不光是开发学生思考的智力,更要培育学生个人的品质,使其德才兼备,方能更好地安身立命和造福社会。

其二,教育需要改革创新,给人科学评价。显而易见,教育和政治经济一样,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改革调整,使之和整个社会的步伐并驾齐驱。可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优先发展经济军事等国家命脉,等重要问题解决了才腾出手来治理教育弊端,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我国的教育也像一条河流,经过断崖险滩,一边哗哗流淌一边修整河道,长流至今。针对应试教育的积弊问题,教育创新中科学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应试教育只重视一堆冰冷的数字,轻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生命教育和精神塑造,导致了教育界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科学合理的评价,不把分数和升学当成评定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活力,有利于其精神成长和心灵发育。这样一来,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健全起来,将来不仅有谋生的一技之长,还有与人和谐相处的包容和智慧,更会有热爱生命、构建自我的灵魂高度。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虽不是这次教育创新的全部亮点,但也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就像种下的一颗种子,假以时日,应该就会开出璀璨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其三,教育应该尊师重教,提升教师待遇。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由其公众的素质来呈现,而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则是由教育效果的强弱决定。当然了,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和铸造,可以说占据绝对地位;而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热情和担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可是教师的待遇很久都没得到应有的提升,只是不情愿地戴着塑造学生灵魂的大帽子,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教育的风气。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中,我们基层教师固守一隅,拿着一份并不高的工资,普遍感觉挺不直腰杆。但是自从习总书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来,教师群体的待遇比之前明显提高了,比如按人按月发放的乡村教育补贴,比如中央今年强调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这些举措没有唱高调,实实在在让我们感到了喜悦和温馨,给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一点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最让人高兴的是,教师职业特别是乡村教师慢慢地就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教书育人了,不必再为柴米油盐操心。

我常想,为师当如刘道玉和顾明远两位老先生一样,坚定地认为自己要给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在课堂上润物无声地渗透德育,传递家国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民族复兴的建设者。正因为此,这次阅读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本书之后,我才会拉拉杂杂谈了自己的这些感想,可能不太成熟,却是出自真切的感受。我会像一只行走于茫茫沙漠中的骆驼一样,继续跋涉在探求教育真谛和找寻教育本质的道路上,不会止息。我也会把学到的好文章当成一支火把,从中获得照亮前路的光明和安妥心灵的温暖,奋力前行。

作者单位:西安市蓝田县玉山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