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来三百六十五天,回家的心情如同湖里的青莲,只要到了季节就会发芽,就会长叶,就会开花结莲蓬。

清明、十月一、春节三次回家,都要到母亲的坟上磕头,磕头的时候就会见到长在母亲坟旁像卫士一样的小柳树。

小柳树四岁了,母亲离开我们也四年了,柳树长得有房子那么高,手臂那么粗,垂下的柳条密密麻麻,像是梳过一样整整齐齐的。哥哥每次去,都会挑一桶水浇在树根处,好像柳树能把哥哥的心事带给母亲。看到哥哥直板的身子有点微驼,丝丝白发,暗红的脸,虔诚地跪在母亲坟前,我泪奔了。这人世间的轮回,都牵挂着浓浓的亲情。

忽然间,想起了有一年的大年三十除夕夜,我站在老屋子的门后面,头也就比门插子高一点,五六岁的样子,还没上学。那个时候,家里人多,吃不饱穿不暖,母亲想让大哥退学回村里,干农活挣工分,大哥很犹豫。

记得当时,我们一家人都在,屋子中间有一张老八仙桌,在桌子上撒了薄薄的一层面粉,让大哥两手抓住箩筛,慢慢地晃动着,闭着眼,嘴里默念着一些保佑的话。箩中放一双筷子(将来端什么饭碗的寓意),母亲抓一把面撒在箩里,大哥一边晃动一边祈求。箩中的玉米面轻轻地覆盖在桌子的白面上,形成了不规则的图案。母亲请来村里的会计帮着看看大哥未来的前程,老会计站在桌子前,看了又看,手里夹着白莲牌香烟,慢慢悠悠地说:“这孩子是吃公家饭的,能耍笔杆子,能当老师。”说毕,头又点了点。母亲闻后,笑逐颜开,备了四个菜,让父亲和大哥陪着老会计喝了酒,过了个高高兴兴的大年夜。那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春节晚会,但是这一情形,让我记忆犹新。老会计走后,大哥用毛笔在屋门后边写了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直到现在,老屋还在,门上还有这些字。毛主席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全家人。

后来,大哥也没有当老师,家里穷,还是退了学回村挣工分,帮着家里度过艰难的关口。大哥这也算是对家庭的贡献,对自己的牺牲。小家如此,国家也一样,需要时就要付出,紧要关头,就要有牺牲精神。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