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江上,不见垂钓的渔翁。西风凛冽,湮灭将相英雄。氤氲雾霭中,他独坐于嵩台之上,眼眸微闭,在山峦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喃喃道:“尽此生之力成此学,死而无憾矣!”

说罢,便阖然长逝。

这人便是王守仁。

他死后,心学大盛。但无人知晓,为了“知行合一”这一朝的开悟,他品尝了多少辛酸。

王守仁年少时,大明正饱受鞑靼战乱之苦,他心忧苍生,想研习兵法,修习武术,平定边疆!怀着满腔报国志,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进士出身的父亲听闻此言后,大怒。祖中世代高官,怎会让他去做一个武夫。

几日后,父亲再次询问其志向,王守仁道:“我要学习朱子之学。”

“干什么?”

“做圣贤!”

父亲顿时被气得浑身颤抖。但看到王守仁意志坚决,父亲最终妥协了。之后,王守仁便开始了他的书斋生涯。认真读书的王守仁初出茅庐就中了举人。殊不知,寻理路上还有更大的磨难在等着他。

王守仁践行着朱熹的“格物致知”。他平心静气地跑到昆山,认真地去“格”每一根竹子、每一朵山花、每一汪春水。他坚信按照朱子的理论,以苦行僧式的“格物”精神要求自己,一定可以探寻到事物之理,以达太极。于是,他常常坐在石头上呆呆地望着眼前的竹子,幻想自己进入了竹子的天地。仆人送饭他不吃,鸟雀喧哗他不理。

这样一“格”,便是十年之久。他曾无数次心力交瘁、一病不起,他曾无数次走到崩溃的边缘,从小养尊处优的王守仁竟然瘦到了皮包骨头……长天静谧,可有听到那声声无奈、困苦、彷徨、疯狂的呐喊?理,理在哪里?理,你究竟在哪里?!

终于,王守仁崩溃了。

就在那一刻,就在崩溃的瞬间,他顿悟了。

理究竟在哪里?他悠然浅笑。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幻象,轰然幻灭。这时的他已经收获了自信的答案: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与此同时,一门崭新的哲学思想呼之欲出——心学。明代文脉,因他而熠熠生辉。

百年之后,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便取之于此。

百年之后,孙中山先生盛赞此学可以救国。

“先生可以瞑目了,寻理得理,此生无憾。”我想。

月色透过小轩窗攀附在肩上,我也学着先生在山水间“寻理”:吐出浊气,摄入清气,长吁于山间,歌着“凤兮凤兮”,大步流星地在通向未知的路途上走着。我知道,路的尽头藏着收获的芳华。

(指导教师:马蕊峰)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