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学子用游戏模拟形式演示不同战机的性能

“为什么要设计不同的飞机?”

“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

……

3月5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远程直播形式进行的航空知识科普活动,引起了该校扶贫点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线王小学学生的强烈好奇心。

西工大学子用A4纸模拟演示飞机如何飞起来

活动采用游戏模拟、飞机模型展示等方式进行,通俗易懂。“科普不是专业知识的课堂,要以小朋友感兴趣、听得懂的方式进行。希望他们和我们一样了解航空、热爱航空,最后服务于航空业。”授课同学说。

西工大“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该服务队一直致力于航空科普、志愿服务、支教扶贫,多次深入基层一线普及航空知识,增强中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彰显了新时代西工大学子的担当与作为。

但在以往的科普中,受限于地域遥远等原因,大学生往往只能利用假期到实地开展科普教育,这种科普一般短期开展,无法实现常态化、高频次的科普教育,使科普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当前大学生开展乡村中小学生科普支教活动的痛点。

“为解决以上问题,2017年12月,我校与创维集团合作,为西工大扶贫点的学校捐赠了一批互联网电视。在今年的学雷锋日,我校又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合作,借力远程通讯技术,实现了远程科普。这为高校常态化开展科普支教提供了解决方案。”西工大党委宣传部李建平老师表示,“西工大已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达成协议,在5G通讯环境上线后,将这种远程实时科普支教活动利用5G通讯更好地开展和推广,促进学校智力资源和贫困地区更高质高效对接。”


责任编辑: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