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人教博会上满载而归,这些感言亮了!
作者:丁洪刚
发布时间:2018-11-20 08:40:36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11月中旬的珠海,温暖如春。陕西省教育厅率团参加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共有15项优秀教育成果入选教博会参展,其中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幼儿园的“以儿童立场为核心的幼小衔接‘桥梁’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成为我省唯一入围SERVE提名奖的成果。
在陕西展区内,人流不断,15项展示成果异彩纷呈。11月14日上午,教育部基教司司长吕玉刚视察了教博会展馆。他来到陕西展区,听取了馆内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西安实验区工作汇报,对西安的教育评价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教博会期间,陕西展团活动频繁,高潮迭起,以省教育厅“四新四大”为代表的一批教育成果,以及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登上教博会大舞台,展现了陕西教育的魅力,引起全国教育同仁的热切关注。
教博会上陕西教育元素众多。陕西省勉县乡村教师唐自银帮助山区孩子成长的感人故事,同全国其他优秀乡村教师事迹,在开幕式现场和场外大屏幕上不断滚动播出,引人驻足观看。13日,陕西省周至县双明小学校长李芳芳走上《振兴乡村教育》论坛,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
11月15日上午,教博会完美谢幕。与前三届相比,本届教博会除了规模、范围的扩大,还实现了六项“首次”,为国内教育类博览会树立了“标杆”。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大规模推荐最近五年的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参会;高等院校首次大规模参加教博会;首次运用任务驱动学习的现代理念;首次设立“首届全国优秀教师校长教研员讲坛”“全国教师教育高端论坛”;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展区,来自亚洲和非洲20个国家的教育行政官员和协会主要负责人携成果参会;首次设立湾区教育论坛,助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教博会虽已落幕,可它在参会的陕西教育人心头激起的浪花久久难以平静,这也实现了本届教博会提出的“碰撞、融合、改革”主题的初衷。这些感悟收获是教育思想碰撞的火花,这些火花极有可能成为促进教育创新变革的强大动力。连日来,教博会参会陕西代表思潮澎湃,纷纷用文字把参会的感想记了下来,下面刊出部分感悟、反思,不分先后顺序。
西安市教科所所长 解慧明:在学习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之际,教博会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四届教博会,西安每届均参加,每次我们都有一定数量成果参展。本届教博会可以这样概括:一个词:盛大;二个词:超越、期待;三个词:汇聚、碰撞、变革;四个词:创新、中国、世界、未来。吕司长对西安教育评价成果给予高度赞扬,并提出更高要求和希望。我很振奋,倍受鼓舞。通过几天的参观学习,我们收获非常大。与兄弟省市相比,值得学习借签的地方很多。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校长 刘英明:交了朋友,遇见了知音,聆听了讲座,饱览了成果;开了工作坊,做了沙龙,找到了同盟者,扩大了影响力;学习了经验,更新了理念,更面见了司长,收获可谓满满;大开眼界,大有收获!创新无止境!下届还要带着成果来!
西安高新一小麓湾分校副校长 郜晓莉:教博会如同大型名牌精品店,满场“金银珠宝“,就看你是否有慧眼慧心,善于根据需求寻宝拾金。还好,算我是个有心人,不仅推销了我校历经11年之久的“网络环境下作文早起步序列化训练”,还过了一把“淘宝”瘾。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副校长 续连凤:置身教博会现场,感受到中国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劲脉动,促使我们进一步开阔思维,革故鼎新,大胆实践`,提升品质,以创新引领教育,快速追赶世界潮流。
渭南高新中学校长 王建学:有时候不是路走到了尽头,而是需要脑子转弯了。教育变革要啐啄同机,未来学校呼之欲出。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智慧,更需要冲破藩篱的勇气和自信坚守的团队。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教研负责人 史美霞:此次参展,教育成果的丰硕和多样,教育新思想的冲击与碰撞,教育事业的前景令人欣喜和信心百倍。为了孩子,高新二校在前进!
西安交大幼儿园 吴雨洪:通过教博会的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到:教育发展与创新亟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认真真投入实践,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同时寻求专家或者同伴的支持,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行动,为孩子建立起一个平等、开放、自由的学习共同体。这才是教育发展本应有的教育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