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多所高校开展暑期实践下乡教育扶贫活动
发布时间:2018-07-25 10:54:52 来源:陕西省各高校、各市(县)教育局
陕西科技大学“科技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科技智慧屋,技术进果园活动
7月20日,陕西科技大学科技兴农,打造样板间---科技智慧屋暑期实践团(简称科技果实践团)来到铜川市印台区开展为期9天的科技智慧屋,技术进果园活动。
经过前期多次实地考察与对接,科技果实践团最终决定开展五项活动:一是打造样板间及科技智慧屋;二是技术帮扶果农;三是开展电商培训;四是建立长期结对帮扶;五是发放问卷并形成调研报告。
13名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打造科技智慧屋样板间。经过半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科技智慧屋样板间终于诞生了。瞧,智能语音机器人、3D打印机、实验角、科技角、手工角、图书角、二维码阅读角、英语角等应有尽有,它们整齐、有序地呈现在大家眼前。科技智慧屋是专为当地孩子及果农打造的科技学习场所,旨在通过一系列科技内容对孩子们进行科技启蒙教育,对果农进行现代化技术培训。7月22日,科技智慧屋迎来首批科学爱好者。在科技小课堂上,机器人小E先为在场小朋友和家长表演了舞蹈《小苹果》。音乐声中,小E跳起了标准、灵动的舞步,小朋友们看得瞠目结舌,他们惊叹于机器人小E的“人模人样”。接着,小E按照指令,逐个完成了“介绍陕西科技大学”“功夫”“你叫什么名字”等内容。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在场的30余名孩子一一与智能语言机器人小E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实践团还为当地孩子们开展了素质拓展、心理团辅、课业辅导等活动。在拍拍操、盲人摸象、萝卜蹲、背对背夹气球比赛等游戏。此外,实践团成员走进当地果农家户、田间地头进行调查、问卷工作。通过问卷与交流,了解到当地目前主要种植果蔬,果蔬的收购出售大部分是最传统的线下交易、熟人交易。实践团专门为村民开设了微店培训课程,一对一讲解如何注册、装修、运营自己的微店,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的出售自家产品。
“科教兴国”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互联网+”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为期9天的陕西科技大学科技果实践团的科技智慧屋,技术进果园活动正在开展,实践团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科技与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的扶贫方针中来,利用专业知识扶农助农兴农,为美丽乡村建设助一臂之力。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支教团举办校园趣味运动会放飞青春梦想
7月26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守望社会服务实践支教团在范家中心小学举办第五届趣味运动会,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提升素质宽广的舞台。
校园里,清脆嘹亮的口号声和运动会进行曲,拉开了第五届趣味运动会的序幕。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依次入场,一个又一个班级排着整齐的队形大踏步走来。他们个个面带笑容、昂首阔步、口号洪亮,展示出孩子们特有的朝气与活力。
趣味运动会共设置九大项目,包括团队接力、个人跳远、定点投篮三人四组等项目。激烈的比赛现场,孩子们为班级体潮水般的呐喊声、助威声、加油声,一次又一次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形式多样、赛项精彩的运动会,个个展示着学校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活跃校园文化、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愿望,唱响了范家中心小学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角。
此次艺术节形式多样,营造了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灿烂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体育才能,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展示了支教团和学校坚持推行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一场趣味运动会,为孩子们、老师们与志愿者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欢声笑语的背后,带给孩子们的,更是强健的体魄,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带给老师们的,是一个与孩子们亲密互动的机会。师生齐心,筑梦未来。(文/王雅婷)
西安思源学院“希望树”支教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西安思源学院积极响应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开展陕西高校“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扶贫攻坚专项活动,秉持“志愿山村,多彩暑假”理念,组建了20余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榆林米脂、安康平利、延安、临潼及西安周边县区,开展政策宣讲、科技支农、教育扶贫、敬老助残、电商服务、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17日,西安思源学院“希望树”支教队15名队员抵达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秉持“志愿山村,多彩暑假”理念,开启今年暑期教育扶贫志愿活动。
抵达目的地后,支教队立即开始工作,挨家挨户走访,招募当地4-16岁学生22名,分成大班和小班两个班次,每天8:30上课,上午辅导暑假作业,下午为手工课、音乐课、语文课、体育课。
7月19日,榆林地区大暴雨,给支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山上的泥土被雨水冲刷,流到教室楼道里。为了安全,队员们搭成人桥把学生转移到中间教室。看着外面的泥浆,学生们非常焦急,为了安抚同学们的情绪,支教队员有序组织,带领同学们在教室里学唱起了《小跳蛙》。大雨过后的山路更加难走,队员们索性背起学生,晚上回去队员们的鞋子粘满泥巴,但都没有一句怨言。
无论困难有多大,“希望树”支教队在杨家沟的每一天都充满快乐,每一位支教队员都投身其中,他们认为“教育,是延续的,就算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们也依然会和这里的小朋友长期联系的。”支教队员在这个过程中增长了知识,锤炼了意志,用奋斗的汗水和青春的足迹实现青年理想。(文/王海涛 韩晶晶)
西安工程大学在大贵镇中心小学开展“青春筑梦 以爱护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从7月21日开始,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赴平利县大贵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七天的“青春筑梦、以爱护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由管理学院2017级辅导员姚壮、李根老师带队,管理学院部分学生干部和爱心同学共34名大学生参与。
活动中,该院支教组将深入到60名小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基础课教学,根据孩子们的特长开展体育、音乐、美术等体艺类兴趣培养;调研组将进村入户调查当地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概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及人才培养计划,为贫困户从教上门;宣传组将对当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教育扶贫、民风民俗等,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报道。本次活动大学生们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取新知,不断丰富自己的经历,提高自身技能。在未来的几天里,他们的团队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据介绍,大贵镇中心小学是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2016年确定的该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今年是该院第三次到实践基地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教育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了解基层对人才、科学技术的需求,培养拒绝安逸、吃苦耐劳、能适应现代化需求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文/刘仁平 王喜 )
西安外事学院开展“情暖童心 筑梦成长”帮扶活动
近期,西安外事学院14位大学生来到汉阴县太平小学开展七天的结对帮扶活动。帮扶扎实有效,活动情暖童心。
45名学生回到熟悉的教室,14位大哥哥大姐姐当起了辅导教师,教他们做暑假作业、绘画练字、背诵诗歌、唱歌跳舞、打篮球……尽管天气炎热,大学生始终按着所排的课表有条不紊地上课。他们还顶着烈日走村到户进行家访,和家长交流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并与10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后期将继续给予学业辅导和经济帮助。
这群大学生志愿者倾注满腔真情为山区孩子做着实事,短短几天,与孩子亲如兄弟姐妹,校园里时时回荡着快乐的笑声。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学生还举办了一场以“情暖童心 筑梦成长”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与45个孩子同台表演各显才艺,虽然才排练3天,但节目精彩纷呈。孩子和哥哥姐姐在舞台上演绎出了默契的配合和帮扶的真情。这支志愿队当场还为孩子捐赠70本书籍和185套学习用具。
据悉,这是西安外事学院与汉阴县在7月里举行的第三个结对帮扶实体项目活动,活动效果显著,扎实推进了“双百工程”。(文/邹煊玮)
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赴郑州实践团十九大知识竞赛
7月22日,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赴郑州实践团在郑州市惠济区新希望小学举行了以“贯彻十九大精神,展现新作为,续写新篇章”为主题的十九大知识竞赛。
活动刚开始,一首国际歌将大家带入到这个竞赛之中。此次竞赛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竞赛过程中,队员们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积极抢答每一个问题,现场充满了红色青春的良好氛围。带队老师也加入到了此次竞赛中,和我们一起学习十九大,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充分参与,在每一个问题中发表观点,挖掘深意,探索更深层的内涵。问题虽小,意义深远。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完成自己的现实理想。也能在这次暑期支教活动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