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陕西省政府召开2018年第11场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教育厅、西安市教育局和部分民办院校有关负责人,解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陕西省政府2018年第11场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

每年4亿元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涵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陕西民办教育现已呈现出层次类型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良好局面,但同时,民办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扶持政策、平等地位等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

“《实施意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人、财、土地3个方面。”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处长吕元介绍说,人才方面:一是探索建立民办学校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交流任教、合理流动,二是落实跨地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三是完善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制度和户籍迁移等服务政策;资金方面:省级财政继续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涵发展,市区根据实际自主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土地方面:以非科教用地方式取得土地,登记为非营利性、资产过户到学校名下、继续用于办学的,政府应变更用地性质。“这三个方面的措施是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分析后提出的,旨在破解制约我省民办教育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吕元说。

财政资金如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民办教育?对此,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靳华锋介绍说,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民办学校的教育经费24.56亿元,省级财政继续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4亿元,用于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涵发展;市区根据实际自主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由设区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使用,用于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发展。“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我省还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政府补贴制度,明确补贴的项目、对象、标准、用途;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和程序,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向民办学校购买就读学位、教师培训、课程教材、科研成果、政策咨询等教育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靳华锋说,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享受助学贷款、奖助学金、伙食补贴、困难生资助、学费减免等各项国家和地方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全面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民办学校要建立健全奖助学金评定、发放等管理机制,应从学费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特邀嘉宾、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介绍办学情况

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促民办教育特色发展

在激励民办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紫贵介绍说,《实施意见》主要有三方面举措。一是打造优质民办教育品牌:鼓励支持高水平有特色民办学校培育优质学科、专业、课程、师资、管理,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办教育品牌,着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境界、有情怀、有担当的民办教育家;二是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民办与民办,民办与公办学校开展区域间、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三是鼓励与高水平同类学校交流:鼓励民办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与世界高水平同类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民办学校还要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王紫贵说。

“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必须先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吕元说,《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引导民办学校服务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学前教育阶段鼓励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坚持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中小学校要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坚持特色办学优质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职业院校应明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本科高等学校,培养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需要的人才。”她说,还要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是民办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落实公办民办同等法律地位的重要环节。对此,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省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石光华介绍说,按照《实施意见》,要建立完善社保养老保障机制,落实好民办学校教师和学生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政策,健全有关制度,依法落实师生对学校办学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特邀嘉宾、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春平回答记者提问

四项举措确保“小升初”摇号工作万无一失

《实施意见》指出,“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对此,吕元说,义务教育是国家意志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是政府必须给老百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国家强制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这种性质决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决对不能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义务教育可以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规定履行其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如果允许有营利性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出现,就会影响义务教育政府责任的落实,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有可能给群众带来巨大的不必要的教育支出。”

今年,西安市民办学校“小升初”采取“摇号+面谈”政策,目前报名工作已经结束。针对如何确保摇号过程公平公正的问题,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春平说,首先,确保电脑随机派位系统的随机性、公平性、公正性。“在电脑随机派位过程中,确保每一位学生被派位选取的概率相同,整个过程无法人为增加、删除或修改数据。”赵春平说,同时请西安市公证处为电脑随机派位工作进行全程公证,邀请教育纪检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以及社会新闻媒体代表全程监督,封存、保管、运输等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其次,确保系统和报名数据安全保密。“网上报名结束后,系统自动关闭报名通道,在公证人员监督下,由2名技术人员在西安市公证处现场采取‘双用户名+双密码’的方式,导出加密的全市报名数据,实施为期12天的安全保管。”再次,规范派位过程:全市各教育局派位工作在6月12日10时同时开始,并且派位全程在公众监督团监督下进行,依次经过数据完整性验证,现场数据随机排序,现场公布、打印派位结果,公证人员确认派位结果,现场监督人员代表、区县教育局分管局长及民办学校负责人共同在该校录取学生花名册上签字等一系列过程。

“最后,我们通过法制警示教育及信息安全保密培训,采取回避机制、应急机制等措施,加强相关人员监管,确保电脑随机派位工作万无一失。”赵春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