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并已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缺乏尖端竞争力的时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发人深思!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教育承载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引领。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中教育责无旁贷。当然,首先要理性反思在认识和操作层面客观存在的误区,廓清一些认识,促进学校在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步入良好的运转轨道。

一、剑走偏锋:重智商轻情商

长期以来,名牌高校之间愈演愈烈的状元争夺战,昭示了“分数至上”。这很容易影响到高中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选拔与培养。高中在发现、选拔创新人才时,首选往往是高智商、高分数的学生,而容易忽略学生的“情商”因素。而选拔人才偏重智商的危害及后遗症往往触目惊心。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大行其道,危害着食品安全,而从破皮鞋中提炼出的工业明胶用于药品胶囊的生产,又危害着用药安全,这都是“科技创新”的恶果。如此以高智商为基础的创新,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背道而驰,陷入“知识越多越反动,创新能力越强越可怕”的泥淖。想当年,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立,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天才教育的发端。可惜的是,那种教育实验基本以失败告终,当年的佼佼者现在多是“泯然众人矣”,未见得在学术上有太多建树。当年教育者不容忽视的失误在于,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天才们的智力因素,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

在发现与选拔创新潜质人才时,学生的智商固然重要,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但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心理素质更重要。同时,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学习潜力、超常的认知思维能力、较强的好奇心、超常的创造性、广泛良好的交流能力、较为突出的相关领域学科特长或特殊的才能。在发现选拔时,应遵循严格的鉴别程序:调查访谈——自由申报——素质测试——面试答辩——评议遴选——签订协议。以前瞻的眼光,提前到初中去寻觅适合的创新人才;广泛宣传,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填写《申报表》,自由申报;组织名师及相关专家共同命题,测试学生的智力水平,及思维、创造、交往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在测试的基础上,成立专家组,组织面试答辩;最后,根据学生中考、素质测试和面试答辩成绩,遴选出拔尖创新潜质人才;学校与家长、学生签订拔尖创新潜质人才培养协议。其中,测试智商和心理时,需要采用科学量表,以保证其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揠苗助长:重结果轻过程

对一个学校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经验,是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对学校创建名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容易存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学校关注的多是有多少学生在各类竞赛和比赛中获奖,或是有多少个科学发明项目获得国家专利,而容易忽略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授予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成为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人。屠呦呦的获奖成果,出自上个世纪70年代,距今已近40年。另有研究表明,诺奖得主获奖时间离获得成果时间,平均在10年之后。而再加上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时间,则从启动该项学术研究到获奖时间,要在15年以上了。因而,学校要指望在校的天才学生短短三年内就有受到社会认可而产生轰动效应的科学创造或发明,成为偏狭的目标期待,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要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培养,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培养脚踏实地、用心做事的习惯,培养昂扬向上、勇于进取的激情,培养生生不息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摒弃功利化取向,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不要单纯把一时的科技创新与发明,作为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制胜法宝。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中教育应为应对高考服务,更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学校应当积极渗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让学生脚踏实地,向着美好的目标不断跋涉。

三、舍本逐末:重操练轻创新

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尽管随着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奥赛热已经降温了,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在心理上牵绊着浓浓的“奥赛情结”,在很大程度上,把揽获奥赛奖牌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等同起来。美籍数学家魏诗曙认为:中国在奥赛上年年丰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选手都经过层层选拔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中国学生尤其擅长的就是做题技巧炉火纯青,因而,在奥赛的国际舞台上,一直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几乎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一位国际奥赛的领队对中国的奥赛选手作了这样的描述:“他们只有在看到习题时眼睛才会发亮,他们做习题的时间通常是西方学生的数倍,但在发挥创造性潜能方面所花的时间却极少。” 因而,中国少有国际奥赛得主日后在自己的领域内有让人折服的建树,更没有大师级的人物受到世界的膜拜,这就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尴尬。

重视操练,培养的是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显然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做到善于探究,勇于质疑,敢于批判,力求达到《礼记·中庸》中所提倡的境界,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四、授人以鱼:重传授轻实践

不少学校注重邀请科学、人文领域的专家到校,给学生做专题辅导或精彩演讲,以期对学生的创新发展加强专业引领。但这种引领往往是单向的,缺失了主讲人(指导者)与听众(受指导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多的是思想观念的灌输、知识技巧的传授,是专家们权威话语的轮番轰炸。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习惯了被灌输、被传授,而理性思考、实践探究的意识淡薄。据说有的学校就习惯以专家讲座的方式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感觉实在无法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科学家在学生身边,在探究现场的指导,应该是基于导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指导,而不是“手把手”的单向指导。否则,容易培养出擅长纸上谈兵的所谓“拔尖创新人才”。

江苏锡山高中聘请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周国平为客座教授,定期到锡山高中搞讲座。每次讲座,锡山高中都派出一个学生代表主持,与周国平比肩而坐。下面的学生非常自信地踊跃发言,结合社会现实和实践,给周国平提非常“刁钻”的问题。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智慧在碰撞,灵感在升华。2011年高考,无锡唯一的满分作文《拒绝平庸》出自该校王亚正同学的大手笔。这篇作文夹叙夹议,批评了哲学家周国平、舞蹈家杨丽萍“不得不的平庸”,展示了作者的犀利笔锋和深度思考。高中学校,就应该让学生的思想得以生成,素质得以涵养,梦想得以启航。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突出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高中学校要站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负责的高度,以仰望星空的理想和气魄,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在发现、选拔、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上下求索,勇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