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立校之本,强校之魂。新时期的创新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及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开展新时期师德和师能建设就是要处理好为人师表与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实现以德育人,以才服人,用灵魂塑造灵魂的目标。师德和师能是教师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每位教师应兼而有之。

一、新时期的师德建设

(一)师德表现在奉献精神上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社会作用巨大而又深远,但日常工作却是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在这里没有显赫一时的财富和权力,没有令人羡慕的荣耀和名声,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如果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不懂得敬业奉献,教师职业是做不长久的。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奉献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在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倡奉献精神与肯定其利益和幸福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往往,奉献精神正是教师自我愉悦、自我陶醉的精神食粮。

(二)师德表现在为人师表上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所以,教师在与学生朝夕相处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严于律己。在教育学生方面,尽量避免进行空洞、抽象地说教,而要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试想,一个平时不注意自己言行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能有说服力吗?一个常常斥骂学生的教师怎能教育学生不讲脏话呢?一个自身素质低下的教师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吗?“严师出高徒”,对徒弟要严,对师傅更要严。所以说,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三)师德表现在热爱学生上

教育家马卡连克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就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金凤凰”要爱,“丑小鸭”也要爱,要满腔热情地爱。每一个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书达理、明辨是非,还要用宽广的胸怀、博大的爱领航学生,当好学生人生的领路人。

二、新时期的师能建设

(一)懂得以学识渊博赢得学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要传播人类文明,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全面扎实的专业技能,对所教的学科,不但要有通盘了解,还要深入钻研本门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层知识。不仅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且对教材的每一细节都要吃透,不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只有“知之深” ,才能“取之左右而逢源”,真正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只有具备了渊博的学识,所教的学科才能有质量、有特色,才会对学生有吸引力。

(二)懂得以教育创新发展学生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求短效,不求长远发展,更无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以个人的喜好评价学生:符合教师思路的就是好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反而是“冥顽不化”,是僵化的教育思想,僵硬的思维定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误人子弟不少。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教师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学习实践的热情,解放思想,破除“师道尊严”的束缚,锐意进取。

(三)懂得以人为本

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在于尊重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教师不能把课堂搞成一人“独霸的天下”、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培育的土壤,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田园。这里没有“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另眼相看,有的是多方面的人文关怀,越是学困生越要多关怀,越要树立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把教书和育人做得富有人情味。

(四)懂得终身学习

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的重任。过去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如今的要求是: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水。因此,教师必须学而不厌,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也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吐故纳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培养的人才,才能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总之,师德正人,师能育人。厚德能载物,师德能载人,能承载天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