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更是以文育人的专门机构和场所。凡是学校教学用地或生活用地的范围均可称作校园。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是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

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学风、传统习惯、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校学校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办好大学最为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推进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学校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校园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文学、书画、文艺、体育、公益事业等社团活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校园文化是常新的,是在学校文化指导和社会文化影响下,也受学生自我现代意识的驱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它激发青年学生的激情,唤起青年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高层管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办学规划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性、引领性的作用。教师教育永远是基础,是关键。学校文化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学校文化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甚至舍风,尤其是学术传统等更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相沿成习、代代承传着。

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包括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和谐的人”。爱因斯坦认为学校应该永远以培养“和谐的人”为目标。

对于大学而言,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其根本教育任务不是在于技术层面,而是以培养“和谐”的人作为最根本的培养目标。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要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愚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决不是仅凭知识的传授就能够实现的。目前,国外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课程体系的组织上,不仅要重视科学和专门职业化教育的倾向,更要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写道:“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必须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引导大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教学活动实施人文学科教育;二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人文氛围的熏陶。

(一)通过教学活动实施人文学科教育

首先,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千百年来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优秀文化,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培根·论读书》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人文教育与性格塑造的精彩阐释。“文以载道”,纵观我国历史文化,任何一部一本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学作品对人的素质提高一向得到哲学、文学、史学、甚至科学家教育家们的青睐和肯定。文学作品以饱满的感情打动人,以鲜活的形象感染人,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人”与“文”合在一起,才是一种真善美完整结合的状态。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看成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有“诗言志”的说法,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西方先哲们对文学的功能也很早就有了认识,提出“寓教于乐”、“教育”、“净化” “精神享受” “生活的教科书”等著名观点,还认为文学具有促进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相互了解、探知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演变沟通,人们的思想和感情等等。所以人文教育中文学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等等。正如《毛诗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强调了诗歌教化人伦、移风易俗的作用。

其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促进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繁荣。然而,在以技术为主宰的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倾向导致了价值趋向和伦理准则的偏离与淡化。在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下,独尊技术知识的教育也逃离不了对人文性的遮蔽。学生知识的增长是以情感的失落、责任感的丧失、对生命的漠视为代价的。构建学生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引领学生形成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德育创新的必然。人文精神的形成不在知识层次,而在心灵的体悟、信仰的引领、人格的塑造。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过:“一个人把握真理的能力是与他体验、感悟痛苦的能力成正比的。”挖掘自然科学中的理性价值与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哲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领学生形成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再次,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在人格与心理能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心理能分布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中。本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冲动型、享受型、非理性行为;自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现实、功利的行为;超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奉献型、道德型、理想型行为。将这种解释与冯友兰的四个人生境界中的前三个对应:本我的心理能高,即“自然境界”对应于“动物人”;自我的心理能高,即“功利境界”对应于“普通人”;超我的心理能高,即“道德境界”对应于“贤人”;“天地境界”对应于“圣人”。 正是人格形成中蕴含着能量守恒,由此而产生内在心理能的相互制约将导致人们常常觉察到的痛苦和不安。以本能性的原始动力与超越本能性的非原始动力的冲突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本我与自我心理能的膨胀必然导致索取意识的扩大,其结果是以自我以外的环境能量补偿为代价,而环境能量的不断减少必然造成环境因能量亏损。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普遍性的自然法则必然也适应于人类。一个存在于人类群体中的个体必须懂得本我和自我心理能的扩张,必然使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受损为代价。很自然,这种受损的反复刺激,受损的部分也必然出现反馈,个体的欲望也由此得到制约。通俗地讲,一个人总是占“便宜”是不会长久的,占便宜的同时也在“吃亏”。这种“吃亏”的表现在于占便宜时已经注定损害了被占便宜者的正反馈,失去正反馈就等于失去了信任。这就相当于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自己污染了自己生存的“环境”,环境所产生的“报复”就在所难免。所以做人中,蕴含着“能量守恒”。

人文关怀是超我的心理能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者首先要有人文关怀,其次才是专业知识。教育者通过本身的人文关怀向学生传递人文情怀,让学生的人文情怀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这种人文情怀具有不分专业的普遍价值意义。

(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人文氛围的熏陶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核心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促发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境界。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所有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积淀形成固定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人文氛围,缺乏人文文化的浸润,就好像没有绿色的沙漠,水枯绿乏,教育目的将难以全部实现。

人文教育需要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传统文化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历练等途径来实施。正如《礼记·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只有将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并外化为实际行动时,才能实现人文教育的实质。 上大学,不仅要求知识,学技术,还要培育自己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思考探索“人生目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应建立起怎样的合理健全的关系”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以至信仰,为一辈子的安身立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不断开拓自己精神的自由空间,陶冶性情,铸炼性格,在发展个人爱好、兴趣中充实与发展个性,提高精神境界,开掘与发展想象力、审美力、思维力与创造力。这样,才能使自己最终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既包含人文知识的形成和教育方式,也包含科学知识的形成与教育方式。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具有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精神的角度之一就是理解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即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深刻关联。正如瓦托夫斯基所说的:“从哲学的最美好、最深刻的意义上说,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就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往往并未被人们所理解,其根源在于,在很大程度上受狭隘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束缚。其实,科学同艺术等文化活动一样,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人文性。爱因斯坦曾说,“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对世界的描绘,只不过是二者所运用的语言和手段不一样。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证明了由于二者的融合而带来的现代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因此,教授自然科学的教师结合所讲授知识将科学精神和自然法则的理性思考渗透于教学之中是完全可行的。这种以“润物细无声”之人文教育更具有感染力。

高校人文教育其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等三个方面。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奋斗精神、超越精神。正如我国一位著名院士所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成为了关键。

人文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情感体验,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情怀主要指:不轻易放弃的理想情怀;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情怀;心态坦然的开阔情怀;关爱一切、善待一切的普世情怀。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情怀的缺失已经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校园环境中人文情怀的淡化使得各高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关系越来越疏远。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应当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人类社会中人性是伟大的,人性是由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国家之情、民族之情等情感构成的,它的力量也是无限的。杜甫之所以被誉为“诗圣”正是由于他具备了“六情并重”的普世情怀。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人文情怀缺失的社会中,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渴望情感,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六情”的存在,从而导致现在一些大学生泯灭人性、走向极端、自毁前途、害家祸国。

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成就各领域的栋梁之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马丁·路德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低,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

大学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就是通过大学文化的精神、氛围和灵魂,达到凝聚人心、实现培养“和谐的人”的终极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