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职业教育中心:匠心育人启新程 德技并修谱华章
发布时间:2025-05-22 17:19:05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蓝田县职业教育中心始终秉承“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办学理念,锚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战略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专业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的特色发展之路。近年来,学校教学成果丰硕,育人成效显著,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职教力量。
一、精准对接产业,打造特色品牌
学校立足蓝田是中国著名的“厨师之乡”“陕菜之乡”资源禀赋,主动对接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重点专业引领、特色专业突围”的专业发展格局。中餐烹饪专业建成西北地区一流的现代化烹饪实训基地,引入星级酒店标准设备,开设中餐、西餐、中点、西点等全领域课程。近三年,学生在省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行业竞赛中斩获特金奖、金奖超100项。2025年,厨师学校将代表陕西省征战世赛舞台。
同时,学校紧跟老龄化社会需求和家政服务产业升级趋势,成立全国首家公办标准化家政学校——蓝田家政学校,开设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构建“营养烹饪+育儿早教+ 护理康养+清洁收纳+家政管理”五大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学校建成9个全真模拟实训室,与陕西康养家政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年培训家政服务人才达3000人次,“蓝田家政”劳务品牌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此外,学校动态优化专业结构,保留工艺美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8个优势专业,重点建设首饰设计与制作、运动训练等特色专业,形成“一校三区” 的发展格局。其中,工艺美术专业被认定为市级骨干专业,玉雕专业双创街区成为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的典范。
二、深化“三教”创新,赋能技能培养
学校以“岗课赛证”融合为导向,构建“基础课程强素养、专业课程提技能、拓展课程促创新”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文化课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专业课推行模块化教学,开发《面点生化》《母婴照护》《艺术剪纸》等10余部校本教材,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例如,中餐烹饪专业引入“白吉饼肉夹馍制作”“荞麦咖啡研发”等特色课程,家政专业开设“失能老人助浴技术”“智能家居管理”等前沿模块,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无缝对接。
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学校推行“案例教学+场景模拟+岗位实战”模式,烹饪专业创设“教学区+理实一体化实操+作品展示区”教学单元,学生在模拟酒店环境中完成从食材处理到菜品研发的全流程实训;家政专业构建“课堂教学—社区实践—企业顶岗”三段式教学链,学生深入天鹅湖社区等场景开展养老照护、清洁收纳等服务,累计服务社区居民超 2000人次。
三、双师领航赋能,打造卓越团队
学校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核心,构建“内培外引+跨界融合”的师资发展机制。通过“人人技能”工程,组织文化课教师转岗转型,中餐烹饪专业教师通过结对帮扶、跟岗学习转型为专业理论教师,22名教师考取初级烹饪技能等级证书;家政专业11名教师取得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职业资格。同时,学校柔性引进中国烹饪大师张存福等17余名行业领军人才,成立“大师工作室”,开展雕刻、面塑等非遗技艺传承教学,形成“大师带团队、团队促专业”的良性循环。
教师成长平台多维搭建。学校依托陕西“好课堂”教师发展协同提质计划等培训项目,年均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超100人次;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教改,近三年主持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46篇,10余名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获省市级奖项。目前,学校拥有烹饪大师5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市级骨干教师 8 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四、构建双元模式,培育复合人才
学校以“校企双元育人”为路径,打造 “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产教融合生态。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成京烹饪理实一体化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赴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企业顶岗实习,实现“课堂即车间、实训即实战”。
学校发挥“一校双能 作用,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烹饪、家政等短期培训,年均培训超3000人次;承办陕西省烹饪技能大赛、家政服务技能竞赛等活动,成为区域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此外,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摩洛哥众议长阿拉米率团参观蓝田厨师学校,对学校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五、诊改赋能提质,构建长效机制
学校构建“五纵五横”教学诊改体系,以《五年发展规划》为统领,制定专业建设、师资发展等专项规划,形成“目标链—标准链—落实链”闭环管理。通过常态化开展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改工作,累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12个,优化课程标准27门,解决实训条件不足、双师型教师短缺等问题18项,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数字化赋能教学管理。学校搭建教学资源库,收录烹饪、家政等专业教学案例500余个、试题库1万余道,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行“德育学分银行”评价模式,将职业素养、技能水平、社会实践等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累计存储道德积分超10万分,学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达逐年上升。
从秦岭脚下到三秦大地,蓝田县职业教育中心正以教学改革为引擎,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将继续秉持 通过“办好一个专业,擦亮一个劳务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富裕一方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办学思路,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