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举办 “大国重器下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4-30 15:01:46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2025年4月24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在长安校区军工素质教育基地隆重举办“大国重器下的思政课”。
活动以我国首型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实物为教学载体,邀请航天专家、马院教师、航天学院老教授共同上课,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述、精神解码、青春宣誓等环节,生动展现大国重器背后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深入阐释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核与实践价值,引导青年学子传承航天报国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建设航天强国的时代使命。
航天一院一部专家王欣,校“银发宣讲员”、航天学院老教授王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红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丽,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彭蓉,航天学院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本次活动。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冬主持活动。
活动第一篇章“触摸历史”,与会人员共同观看纪录片《东方巨响》节选,回顾“东风二号”导弹成功发射的战略意义。作为我国首型自主研制的弹道导弹,“东风二号”的研制历程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研制史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重大跨越,彰显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民族志气。“银发宣讲员”王焘老师深情讲述“东风二号”进驻校园背后的故事,从聂荣臻元帅决定将完成静力试验的“东风二号”赠予西工大,到导弹从北京运输入驻西工大。这枚历经六十余载风雨的“大国重器”,已成为激励一代代西工大人逐梦苍穹、投身科研的精神丰碑。
在第二篇章“精神传承”中,航天专家、西工大校友王欣通过翔实的研制案例,阐释了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并结合新时代航天强国建设需求,重点解析了系统工程方法论当下的发展要求,生动展现了航天报国精神从历史传承到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令在场青年深受鼓舞。
“强国担当”篇章中,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红波老师深入剖析航天精神背后的价值理念,阐释其与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定位,激发学生们同频共振的理想追求。
在三位老师的精彩讲述后,青年学子庄严宣誓,将传承“大国重器”的精神火种,把历史感悟和家国情怀转化为报国行动,在科技强国之路上勇毅前行。
航天学院党委书记黄越在讲话中指出,这一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生动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历程,深刻诠释了航天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拓展大思政课组织形式的又一次尝试。近年来,学院以“红色理想信念铸根+蓝色航天情怀育魂”为特色,构建“总师育人文化”引领的浸润式思政体系,联动校企资源深化“总师型”人才培养,推动实践育人提档升级,把课堂延伸到航天发射一线、科研院所一线和乡村振兴前沿。面向未来,黄越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以信仰为舵,将个人理想融入航天强国使命;二是以创新为楫,锤炼科技攻坚本领;三是以担当为帆,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本次“大国重器下的思政课”,是航天学院深入贯彻“总师育人文化”,推动“大思政课”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本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到武器装备发展的科技力量与精神密码,也让他们在亲历中理解科技自立自强的艰难探索、体悟航天精神谱系的厚重底蕴。在讲述与宣誓中,一颗颗筑梦报国的种子悄然生根,一份份挺膺担当的信念愈加坚定。今后,学院将继续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深入挖掘大国重器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精神价值,将总师奋斗故事、国防科技成就融入课堂,打造更具感染力的思政教育新范式,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领军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