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记者 郭鹏 吕志军 唐李佩 魏淑敏

在青神县,有“竹丝贵过金”的美誉。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位于川西平原与川西丘陵接壤的过渡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竹子的生长,苍翠茂密的竹林造就了当地一项传承千年的指尖艺术——青神竹编,它让平凡的竹子幻化为惊艳世人的艺术品,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50427165108247-63-b2f38.jpg_scale.jpg

如何让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如何让本土非遗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如何吸引学生加入非遗传承人的行列中?青神教育系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让更多孩子感受“指尖竹韵”之美

在青神县城乡结合部的南城小学的楼道上,小巧的蝈蝈笼子、大小不一的 “雪花”、颜色各异的“热带鱼”……这些随处可见的学生竹编工艺品成为学校美丽的风景。

竹编社团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灵巧的手指在薄薄的竹片中上下翻飞,结合不同的编织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竹编制品。

“我学习竹编技艺三年了,会编很多东西,今年妇女节,我给妈妈送了一枚‘小红心’,妈妈可开心啦!”四年级学生陈欣钰说,“我编的玫瑰花、热带鱼、小竹球都很受家人和朋友喜欢。”

20250427165107898-39-4ffb4.jpg_scale.jpg

南城小学校长李远勤介绍到,学校以竹编校本课程为基础、竹编社团为载体,成立竹编艺术工作坊,通过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竹编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着力打造竹编特色校园文化,以竹编传承非遗,以美育促学生成长。

“我们竹编课程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邀请当地国家级竹编大师向学生们介绍竹编艺术的历史渊源、基本技艺和文化内涵。学生们听后都很震撼,为家乡的传统技艺而骄傲。”美术教师杨希说。杨希是南城小学竹编社团的指导教师,也是县级青神竹编的非遗传承人。

20250427165108162-69-907e9.jpg_scale.jpg

在竹编课程的实践部分,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竹编的制作过程,从选材、削竹、编织到成品,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乡的“指尖竹韵”之美,学校每个年级每周开设1节《青神竹编》课,定好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计划,分别在低、中、高年级重点开设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创意竹编课程。

20250427165109913-36-2f08e.png_scale.png

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竹编博览馆、中国竹艺城,拜访竹编大师,举行县域内外校际交流、学生竹编作品展、“竹乡小篾人”评选等活动。竹编艺术节目纳入学校“笋芽”艺术节,竹编舞、竹杆操、竹编作品展示作为每届艺术节的固定节目。

南城小学对竹编技艺的普及和推广是青神县基础教育段大力开展非遗教育的一个缩影,学生们通过劳动实践感受到竹编的艺术魅力,更对家乡的非遗文化产生自豪感,厚植了家国情怀。

校企对接,培养新时代非遗“竹艺人”

“在瓷杯的外面编织一层竹丝制品,防烫防摔,这个手工艺叫做竹丝扣瓷,也叫瓷胎竹编。”彝族姑娘马海沙东莫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将一根1毫米细的竹丝一圈圈缠绕在白瓷茶杯上。

马海沙东莫是四川省青神中等职业学校2023级竹编专业特色班的学生,与她一个班的54名学生在学习通识课程的同时,也学习各项竹编技艺,他们将成为青神竹编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生力量。

20250427165108121-20-10c82.jpg_scale.jpg

“我校竹编专业创办于1987年,是当时全国唯一将地方特色产业纳入学历教育的新兴专业。30多年来,依托竹编资源,植根竹编产业,传承竹编文化,专业得到不断强化和发展。” 青神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邓光强说,“2015年9月,我校被四川省教育厅遴选为全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竹编专业被确定为试点专业。在试点过程中,通过协力探索,建构了较为有效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在试点过程中,为了保障该机制有效运行,青神中等职业学校探索出非遗传承“五字”活态育人模式和“三融三进三课堂”教学模式,使现代学徒制活起来,校企合作编写竹编专业教材11册,完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250427165107758-17-0daf9.jpg_scale.jpg

4月23日上午,在实训教室中,国家级美术工艺大师、竹编企业负责人、兼职教师陈岚在指导学生学习分析某项运动会上装奖品的竹编盒设计。陈岚为学生们分析了竹编盒的各类编织法,并指出其设计的精巧独特之处,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设计类似的奖品盒。“我们希望让学生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掌握竹编手艺,在此基础上学会创新,以后既能以此为谋生手段,也可以助力传承发扬竹编技艺。”陈岚说。

陈岚表示,竹艺行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很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的懂技术慢慢发展为需要懂技术、产业规划、市场营销等的全方位人才,在学生培养中,学校和企业也很注重梯队式培养,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非遗“竹艺人”。

20250427165108136-98-f34a3.jpg_scale.jpg

现代学徒制育人实践让青神竹艺水平推陈出新,作品不断获奖,影响不断扩大,2018年起青神县被国际竹藤组织定为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据青神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为西藏、贵州、上海等10个省(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竹编人才。2024年青神竹产业产值突破90亿元,在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