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17时17分,随着一声震彻云霄的轰鸣,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划破长空,直指苍穹。这一刻,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永红校区七年级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全体师生正通过视频直播见证中国航天的又一壮举。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学校以"天地共课堂"的独特方式,为七年级千余名学子打造了一堂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课。

20250425101532978-36-bee48.JPG_scale.jpg

仰望星空——一堂跨越时空的"爱国课"

当屏幕中传来"发射圆满成功"的捷报,教室里瞬间沸腾。学生们欢呼呐喊,稚嫩的脸庞因激动而泛红,校园里的爱国豪情被瞬间点燃。"看到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我眼泪都掉下来了!"七年级(9)班的谭琋铭同学哽咽着说,"原来课本里说的'两弹一星精神',是这么震撼的力量。"

地理老师王成刚以卫星轨道为切入点,将同学们带入浩瀚宇宙:"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我们的航天器在太空中画出的不仅是轨迹,更是中国科技自强不息的年轮。"物理老师王宗严则用牛顿定律拆解火箭升空的奥秘,"每一个公式背后,都是无数科学家用青春换来的突破。"台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与专注的眼神,见证着少年心中悄然萌发的科学火种。

20250425101533412-65-fefa4.JPG_scale.jpg

脚踏实地——青春与星辰的"双向奔赴"

"为什么火箭发射要计算窗口期?""航天员在空间站怎么对抗失重?"航天主题科学课后的互动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问。七年级(2)班的张睿熙举起自己制作的“水火箭”模型:"我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一定要设计出更先进的飞船!"

望着这群眼中有光的少年,物理老师刘珍动情地说:"55年前,老一辈科学家在戈壁滩点燃航天火种;今天,我们在教室里播撒星辰梦想。这些孩子终将明白,爱国不仅是热血沸腾的瞬间,更是日复一日解好每道题、做好每个实验的坚持。"

当《东方红》的旋律响起,同学们或许能够明白,这是跨越半个世纪的致敬,致敬中国航天。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