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活”起来
作者:李月华
发布时间:2025-04-24 16:12:40 来源:陕西教育·综合
目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活”起来,已成为教学开展的重要维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镌刻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记忆,承载着民族智慧与精神,能够为高中英语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教师应立足学情,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丰富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味,让学生在沉浸式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活”起来,有利于凸显具有生活气息且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为学生构建适切的学习情境、探究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文化场景中探索英语世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是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理念的重塑,有助于课堂教学发挥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体,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路径
师资力量是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关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机会,可以大力邀请专家、学者以及非遗传承人等进校园,也可以鼓励教师走出去,如参加研讨会等,让教师学习优质的教学案例,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进一步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大势。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的理念和策略,通过远程研修、网络学习、购买专业书籍、参与校际交流等多种方式,拓宽教学视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更新和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强化价值引领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焕发活力,关键在于强化其价值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供方向和支持。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深入挖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并梳理出教学内容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积极思考以下问题:本节课要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核心素养,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挖掘文化内涵
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梳理英语篇目的文化内涵,并结合学情,确定选择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Friendship”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视频资料,从多个方面展示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如高山流水、管鲍之交等典故,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协作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与探究。
(三)立足课本教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依据,是学生品德培养的关键载体。新教材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生动有趣的形式,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可谓实用性与趣味性兼具。新教材中也设置了许多文化主题,如“Cultural heritage”,涉及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还有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内容等。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和领会新课标的要求,认真解读新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精心打造情境
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情境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中英语课堂的重要方式。在开展主题教学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片段式教学思维,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来创设课堂情境,构建具有丰富内涵和探究性的课堂情境,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趣味竞赛、主题探究、情景表演、情景再现等多样的课堂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时,教师可以拓展单词的内涵,将英语单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运用单词描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场景,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让英语教学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五)促进深度融合
教师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在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环节,创设有质感、有层次、逻辑清晰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在教授“Earthquakes”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战国时期《列子·汤问》中记载的“巨鳌戴山”神话传说。将学生引向以古代文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殿堂,通过“说一说”“想一想”“评一评”等课堂环节,让学生感受中国神话的神奇魅力,加深学生对中国神话的理解。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分组探究,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帮助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运用感性思维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点的同时,完善自身的认知体系,进而有效提升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此外,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中国古诗词翻译大赛、用英语讲解中国历史典故大赛等,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可以邀请外教与学生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得到有效传播。教师可以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指导学生通过绘画、音乐、舞蹈、剪纸等多种形式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平台和机会,注重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和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助力学生以英语为桥梁,生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