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改 提升课堂效能
作者:董 强
发布时间:2025-04-24 15:39:50 来源:陕西教育·综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落实“双减”政策,有效把控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为提升课堂效能,高中数学教师应尽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是教学行为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时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思考、探究、活动、质疑、提问、辨析,教师应尽量避免“一言堂”模式,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
新课改的推进使得教师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材、网络媒体、公众号等都可以给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但教师不能固步自封或循规蹈矩,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学内容,以整体教学思想引领教学内容,要遵循课标要求,也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可以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改专家对教学内容的建议、同行名师对知识点的解读等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二、备课方式的更新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的备课方式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不能将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原封不动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在备课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和问题时,要充分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优质问题,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情和新课改的要求,备课才能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和体现相关的数学思想是高中数学备课要考虑的重点。备课要备好教材,也要备好学生。教师应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认真钻研教科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使用教科书,针对教学重难点,可以反复进行推演、打磨。
三、课堂探究的生成
高中数学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罗列知识点,而是要将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炼并概括出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要让数学知识自然且有逻辑地生成。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课堂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核心能力。
课堂探究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才能准确领会课堂内容和学习方法,明白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和内在逻辑,进而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高中数学课堂探究的过程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应给学生留有适度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之余,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开展有质量的课堂探究。
四、经典例题的甄选
例题是将数学的概念、内容、知识、思想、方法等考查点融为一体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经典例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讲解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会知识点背后的数学思维。教师在甄选经典例题时,要注重例题的代表性、广泛性和实用性,可以是教材中精选的例题、教参中的备选题、近年高考题、名校的经典考试题,也可以是原创题、改编题、课标精选示例题等。好的例题应既包含重要的数学思想,又呈现类题求解的通性通法,既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又彰显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例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数学知识点应用的直接呈现,既承载了培育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重任,又包含了解题格式与规范、思维方式与技巧等数学基本能力的落实过程。基于“三新”背景,高中数学教师在选择经典例题时不能只追求新、多、全,而应追求优、精、妙。经典例题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甄选例题时,教师要结合章节的核心概念和数学思想,充分考虑学情,合理取舍,精准甄选,以经典例题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课后练习的跟踪
“双减”政策提出要减负提质,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教学效果最大化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与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优质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及时训练,加深对数学思维和方法的理解。练习可以分为随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随堂练习比较基础,适宜于全班学生进行巩固性训练,而课后练习需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层次性,不仅要帮助全班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还要让不同学力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课后练习跟踪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借助线上平台让学生上传练习情况、通过直播平台由部分同学给其他同学讲解练习题且教师进行即时点评、实行小组间练习作业的互查互评等。总之,课后练习的跟踪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数学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深度理解与高效吸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而应立足学情,在备课组、数学组集体力量的作用下协商研讨出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作业,提升课后练习的质量。
六、教学反思的提炼
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有哪些成功之处和亮点,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尤为重要,课前拟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完成、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连贯、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教学手段是否科学、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学生的参与度是否较高及课堂氛围是否融洽等都是需要教师反思的方面。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质量,对教学反思的提炼不能僵化、表面化、程式化,而要落实到具体的细节,要学会在反思中自我成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借鉴与学习他们对相同内容的处理方式,并听取他们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建议,取长补短,并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经验,形成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更好地服务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七、教学思想的升华
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名师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课堂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思想。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思想实际上就是教学主张,学生也许不能长久地记着大部分数学知识点,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理念精神和数学思维是忘不掉的。
高中数学教师应将数学思维和方法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挑战自我,让教学思想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方法引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核心问题,并结合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聚焦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