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一个新概念——新质生产力。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命题”,作为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有新思考、新实践。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在“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深化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的精神,把国家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学校的育人“施工图”,构建数智化教育“132”模式,将新技术的应用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未来学校的“强引擎”,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AI构建学校教育“新面貌”

学校综合应用智慧课堂、AI听说课堂、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平台、AI虚拟数字人、各类生成式AI大模型及自主研发的以二维码为载体的“码行天下”云平台等先进技术手段,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力量,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构建教育教学的新生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智慧课堂:智能化教学的辅助

学校打造了无边界数字化学习中心,融入智慧课堂教学系统。该系统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了智能化的互动教学平台。通过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地完成师生交流、学生学习信息收集、教学资源管理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能。同时,根据系统采集和分析的学生学习数据,教师可以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AI听说课堂:语言学习的革命

学校引进AI听说课堂,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捕捉和分析每一个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音、语调和流畅度等方面的表现并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便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为语言学习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3.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平台:素质教育的拓展

学校获批“央馆领航社素质课”试点校,深度应用素质课平台,探索和创新技术助力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平台整合了科学、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等六大领域的优质课程资源,同时提供AI虚拟助教及AI评价等工具。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构、资源提供和评价跟进,打通了“课堂—实践—评价”“课内—课外”之间的壁垒。课程的自主选择、过程的全程体验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4.生成式AI大模型:深度学习的创新

讯飞星火、豆包、Kimi等生成式AI大模型和“码行天下”云平台的融入,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使得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流程重造,教与学的场域和边界得以无限打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也随之增强。

二、AI重塑学校教育“新模式”

AI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学校构建了数智化教育“132”模式,即开发一个资源库、创新三个新样态、打通两个全链条,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全面转型。

1.教师:数字化、智能化地教

在“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中,教师成为数字资源的建构者、应用者,个性教学的促进者、激发者,技术赋能的创新者、实践者,教育均衡的参与者、推动者。

教师充分利用数字资源辅助备课、上课,同时共享优质资源,逐步形成并不断充实了校本数字资源库。教师通过轻量化数字技术,创新出“码课本”“码书”“码文创”三种资源新样态,丰富了教学载体。通过AI工具,教师实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智慧课堂上学生的互动答题数据、AI听说课堂上学生的朗读发音数据、期末质量检测的分析报告等,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课堂效能,促进推动教育公平。

20250424092339913-49-755a2.png

2.学生:个性化、定制化地学

在“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中,学生成为数字资源的主动使用者、个性化学习的探索者、技术赋能的学习创新者。

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全面的学习评价和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路径。通过“码行天下”及其他平台所提供的丰富资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统一学习,也可以根据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场地、学习时间并获得实时的学习评价,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定制学习路径。同时,学校在线下打造的“AI多师智学区”,在线上创建的“班级智能体学伴”,也成了学生、班级、学校群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的“第二大脑”,进一步塑造、拓展和转换了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线下线上的自主“学习圈”,提高个体学习质效。

三、AI构建学校教育“新生态”

AI技术综合了多种知识形式、多种教学媒介和多时空、多场景的学习样态,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生态。这个生态系统链接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和全面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学校:智能化教育的中心

在学校,AI技术的应用让教育变得更加智能化。学校通过研发“码行天下”云平台,引入智慧课堂、AI听说课程、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平台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了资源的多元性、拓展性,教学的互动性、精准性,评价的及时性、科学性,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同时利用AI虚拟数字人和各类生成式AI大模型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沉浸式学习、交互式体验,构建以生为本、人机共生的学习中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家庭:个性化教育的伙伴

在家庭,AI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通过“码行天下”云平台、多种AI工具或“五育”评价系统,积累和上传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如品德表现、学业成绩、运动健康情况、审美情趣表现、活动参与程度等,大量的数据沉淀,完成了更精准的成长数字画像,便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更科学地规划成长,更好地陪伴和引领孩子的发展。

3.社会:开放的教育空间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物理边界被进一步打开,形成了更为开放的教育空间。各方协同,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连接,聚合了更为丰富的资源,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支持,搭建出更为广阔的成长平台。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同研发创新项目,共同搭建成长支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AI推进教育“新成效”

基于AI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学校的教育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1.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内化水平逐步提升,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学习兴趣和课堂活跃度显著提高,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在世界机器人大赛、陕西省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等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1000余人次。

2.提高了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逐步改变,数字素养及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近年来,学校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40余项,在省市微课大赛、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等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1000余人次。近4年,22位教师分别获评省市级“三级三类”称号。

3.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提升,“码行天下”数智化成果获评陕西省第十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数智化教育案例入选国家级研究报告,数智化评价案例荣获陕西省一等奖。学校获评全国第一批“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校、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校,陕西省智慧校园、数字校园,西安市人工智能+教育研修共同体核心学校。相关经验在第六届中国创新教育年会等各类活动中作了分享,受益学校近千所、学生10万余人,关注度累计20余万,助力教育均衡,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